上海市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現場確認工作結束。主要受研究生教育收費消息的影響,今年報考上海碩士研究生的考生跌破十萬人,比去年減少6.5%,出現了13年來上海考研熱的首次降溫.
數據似乎可以說明:十余年持續升溫的考研熱,已經開始局部“退燒”。不過,人們仍然有理由質疑:上海的統計數字能否說明全國的情況?因培養收費而導致考研熱降溫到底有多少指標意義?
上海這次考研報名人數下降比較明顯的,是滬上名列前茅的名校。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者這些院校均是全國首批開展研究生培養收費試點的高校,已經完全實現了統一并軌收費,盡管這些學校出臺的獎助學金方案都顯示其覆蓋面較廣,但價格不菲的學雜費仍然足以讓許多前期投入巨大的考生望而卻步;二者這些名校以往的考錄比相對較高,激烈的競爭程度也讓部分考生抱憾放棄。
從全國范圍來看,考研的名校熱的確呈現普遍降溫之勢,但是這不足以說明整個考研熱開始降溫。
其一,早在11月份還在網上報名階段時,2007年全國研究生報考人數會高于去年,因為報名參加2007年考研的,恰好是2003年擴招高峰入學的本科生,而這批學生的人數全國范圍內比2002年增長了60萬,達到了320萬之多,這從一個方面導致了2007年研究生報考人數的基數相當大。而且,報考數連續幾年名列三甲、僅次于上海的江蘇省,今年的報考數較去年有顯著增加。看來,上海的下降比率,在全國報考總數的巨額增幅面前顯然過于蒼白,其指標意義不大。
其二,高校應屆生考研仍呈持續增溫之勢。以上海為例,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生所占比例持續增長,由2005年的52.7%、2006年的54.4%,增加到2007年55.4%。
其三,高教重鎮的本地報名數量也呈持續增加之勢。今年,在上海市報名的考生比去年增加3085人,增幅為9%,在上海市參加考試的考生比去年增加2181人,增幅為7%。
此外,為數眾多的一般院校,以及同等學歷的學生考研的人數,近幾年來也一直呈上升趨勢,這一部分學生因為嚴峻的就業形勢而投身考研的熱情,在今后幾年仍將持續高漲。看來,千軍萬馬爭擠考研“獨木橋”的局面,恐怕不會因為名校收費而在短時期內改觀。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