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試報訊(實習記者 陳霄飛) 考研進入沖刺期,考生怎樣做才能使復習既全面又高效?記者近日采訪了水木艾迪考研數學輔導專家、清華大學數學科學院教授劉坤林老師,他建議考生在數學復習中要跳出題海。
從2004年以后考研數學逐漸呈現出“基本化、規范化”的特點,主要考查考生對科目中所包括的基本知識點的理解程度。考生只有對基本知識點深入思考,“準確、到位、全面” 地掌握知識點,才能在考試中取勝。
數學考試考核考生對數學中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分析、綜合理解和交叉運用能力,即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考試中一般不會出現偏題和超難度的題目,而是在基本概念理解到位的前提下,適當考查不同知識點的交叉聯系,只要考生平時做一些交叉運用的訓練就可以應對。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只有緊緊抓住考試的第一個特點,才有可能在綜合運用時游刃有余。
考生不僅要了解考研數學的考試特點,還要排除一些誤導。
第一,有些考生覺得數學考試非常難。其實,從2006年開始,北京地區的考研數學平均成績比2005年上升了14分,達到80分左右。考生用“題海戰術”策略不可取,浪費大量時間,卻沒有領會到考試要求。考生要在復習時多做基本題,而不是做大量的難題、偏題和怪題,做題后要多總結、多歸納,通過做題,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
數學的特點是一環扣一環的知識鏈條,任何一環都不能斷開。比如很多數學概念,一個概念往往是用一個命題來敘述的,數學里任何一個命題都有自己的邏輯屬性。一個函數在一點可導,那么這一點一定連續,但反過來并不一定對。考生如果沒有在復習中特別注意到命題的邏輯屬性,很多概念就很難搞清楚。
第二,有些考生認為數學三和數學四考“經濟類數學”。這個說法是完全不對的,很多考生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數學一、二、三、四都考“理工類數學”,不論考生所報專業是哪種類型。如果試題中出現一些經濟術語,并不能說明就是考“經濟類數學”,這只是“理工類數學”中的題目而已。如果考生將“理工類數學”內容復習好,那么不論考數三還是數四都沒有問題。
劉老師建議考生,在備考中比較好不要用帶有“經濟類”字樣的數學輔導,這些教材往往只是“理工類數學”的濃縮本,其中所涉及的概念深度有限,所列試題不一定能符合考研數學的命題思路,大家不要被參考書誤導。
第三,有些考生認為數學一、二、三、四中存在比較難和比較容易的試卷。如:比較難的是“數學一”,比較容易的是“數學三”等等。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在考研數學中,四份試卷的難易程度是大體相當的。特別是比較近幾年,在四份試卷中“共用題”的比率越來越大,而且有些難題并沒有出現在數學一,而是出現在數學二或數學四中。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