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的孩子2007年準備參加全國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周末這個孩子給我打電話咨詢比較后4個月如何復習的問題。這個孩子是學音樂的,所考院校的專業對英語的要求不高,只要35分就可以了。我們的對話整整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當我掛電話的那一刻,我的腦子里只回蕩著一個這個孩子問的問題,其余好像他什么也沒有問,這個問題就是:“老師,我能考到35分嗎?”
其實整個對話的過程我都在勸說他應該建立信心去努力爭取35分,他幾乎不問如何復習的問題(本來這個問題才是關鍵),他只關心他能不能考到35的這個結果。他的焦急的心情我是能理解的,但是他的行為不免讓我覺得他的思想的幼稚和對人生哲學思考的嚴重缺乏。實際上,一個人是永遠不能確定的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的。如果你已經知道在這次考試中你會被錄取,你還會去努力拼搏嗎?如果你業已確定你不能通過此次考試,你怎么可能還在那里咨詢我相關考試的問題?正是因為我們對未來不能確定,所以我們才會去追逐、去努力的付出以期待得到我們想要的回報。
一個人做事,尤其是一個成年人做事,必須要知道做事的幾種境界。對于考研的人群更加是如此。概括一下,一個人考研的境界大概有3種:
1、用“手”考研。這是考研的比較低境界,用手考研的人,往往是非常勤奮的人,他們兢兢業業地每天在勞作著,但是他們在考研復習的時候缺乏了對學科本身的思考,往往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層現象,不去探索更深層次的事物的規律性的東西。因此他們只是在機械的重復著那個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機械動作,整日的付出卻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
2、用“腦”考研。用腦子考研往往是聰明人的行為,聰明的人知道做事情不能僅僅憑靠自己的不停的體力和時間的付出,還要依靠他們聰明的大腦去尋找做事情的捷徑,去總結做事情更高效率的辦法,這樣才可以把事情做的不僅快而且好,這是做事的第二種境界;
3、用“心”考研。用心做事不但高于用手做事,也高于用腦做事。用腦做事更多的是強調主觀上主動的去想把事情做好,而用心做事只是根據自己內心深處的感覺和呼喚來做事情,這樣的人只堅信一個信仰:讓心放飛,追逐夢想!考研的人更加應該是用心考研,此乃考研的比較高境界。至于結果如何是你我無法預知的,既然無法預知而你又決定要考,那就把你的心融化進考研復習的進程吧,不要再去思考你是否能考上,而去思考你的每天復習是否令你開心著,你的每天的努力的辛苦的付出是否讓你距離你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考研的3種境界,你是哪一種境界?不管你是哪一種境界,我真的希望所有的追逐夢想的人們能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你看透世事沉浮的時候,當你把考研的過程看成是一種享受的時候,當你不在思考結果而只是思考每天應該如何更進一步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將遠離痛苦無謂的思考,你會發現你的思想將在藍天翱翔,你會發現你的靈魂將真正的得到灑脫……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