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大約還有七十天左右的時間,就要考試了。這段時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這段時間內,做到效率比較大化,爭取拿到可能拿到的比較多的分數呢?如何把英語、政治以及兩門專業課這四座城堡搞定呢?大家有沒有一個大致合理的戰略計劃呢?我想大家正在磨拳擦掌吧。具體的復習安排是因人而異的。由于出發點不一樣,條件不一樣,我相信大家會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合理安排各科的復習時間,充分準備,做到總分比較大化。
我想談談我自己備考時的點滴,以供大家參考。
我原來不是學哲學的,而且一開始準備考研的時候也不是準備考哲學系,而是準備考國際關系學院的。直到8月1日,我才斷然決定改考哲學系。而這時候距考試已不足六個月。時間是很緊促的。而且,比較糟糕的,由于我沒上過高中、大學,沒經過課堂教育而完全靠自學,因而在英語方面一直是沒有自信的。也就是說,一方面要從頭開始狠抓專業課,一方面要狠抓英語,還要兼顧政治,以做到各科均衡,不出現單科拖后腿的現象。幸好我以前對哲學比較有興趣,看過一些書,因而很快就鉆了進去,感覺比較順手。
我的策略是:以專業為中心,英語為輔,政治為休閑。也就是說,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因為專業課不但比較重要,而且也是相對來說容易提高得分率的科目。英語呢,利用早晨起床后的約半小時時間,邊聽復讀機,邊朗讀背誦《新概念英語》課文,和考研作文范文以及考研詞匯。或者一邊跑步,一邊聽,一邊跟著讀。這樣,健身、聽力、作文等各項同時進行。上午看專業課書籍。午飯、晚飯后瀏覽瀏覽政治,或者到書店逛逛,隨便翻翻與考研有關的書,無意中又在吸收、強化,而這些是作為休息時的調味劑的。中午睡一會,下午和晚上仍然看專業課,或者看考研英語閱讀題,專門針對閱讀這一項。這樣一來,感覺時間還挺充裕的。
確實,我認為只要有高效率,一天可以相當于兩天,甚至更多。如果在這兩個月內,生活作息規律保持良好,身體狀況保持良好,大腦保持清新,保持一個較高的效率,那么,前景是很樂觀的。
雖然我盡力使作息規律化、學習途徑多元化、學習方法綜合化,但因為我生性懶散,比較受不了按步就班的生活,因而,在實際中還是不能做到幾十天如一日。為了克服懶散的毛病,我盡量使生活變得豐富。比如,散步啦,聽音樂啦,喝酒啦,等等。有時不想看書,就去逛書店,因為我在書店里看書比較投入。而且書店里各種版本的書都有,可以博采眾長。總之,盡量寓學于樂,寓學于無意之中。
我還有一個毛病,就是讀書時太注重精神、思想,而對記憶很不擅長。所以我看書時常常感覺有滋有味,非常投入,但看完了之后卻說不出什么來,因為很多東東都沒記住。這對考試是很不利的。到了距考試還有三天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經歷了中哲史和西哲史的精神探險,但腹中仍然空空,“我有知乎哉?吾叩其兩端,空空如也。”我覺得自己鉆進了哲學的世界,但我知道考試的時候有用的不是精神和對哲學的信念,而是對哲學史知識的記憶、把握程度。我認為哲學學得越好,就越不想說話,所謂智者不言,呵呵。但考試的時候,你的答卷上字數越多,一般來說就越好。怎么辦?我感到悲哀。我甚至準備了承受失敗,準備第二年再來,并時常念叨著張載的名言:“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這時,我的一個北大城環系的朋友(研究生)打電話問候我。我差點哭了出來。我說,明年再考吧。他笑著說,你一定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到比較后,一定不能有畏懼。好好利用剩下的幾天時間,吃好,睡好,書也看好。別的不要多想,一定要考完了再說有沒有希望。
我感到豁然開朗。對,千萬不能留下遺憾。對于士兵,死要死在戰場上。
于是,我盡力去考了,而且考上了。
祝大家成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