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
統考利大于弊
改革對考生非常有利,集中體現在:一是統考大量節約命題成本、閱卷成本、保密成本;二是能給出一個比較客觀的標準,統一地選拔專業人才,避免以前每個院校、每個專業
自己命題,篩選出來的人才水平不一樣;三是統考可以為考生提供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避免了某些院校因自主命題、閱卷、招生而產生的暗箱操作,而以前校外學生考研跟本校本專業考生相比,難度相當大。
山東陽信縣 張 勇
讓調劑更可行
將研究生考試專業科目納入全國統一考試,好處頗多。首先在源頭上堵住了現在研究生招考過程中專業課出現的圈題、漏題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問題。其次,通過對專業基礎課程的統考,可以使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間的考試后調劑真正成為可能,使院校和學生輕松實現“雙贏”。而在過去,由于各校自主命題,有些學校即使考生中筆試過線人數等于或低于錄取名額,也不太情愿讓其他學校的高分考生前來面試。
江西東鄉縣 曾省輝
確保錄取公平公正
教育公平是一切社會公平的基礎。研究生實行全國統考,比較得民心的就是公平。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憑著分數上學,誰都無話可說,真正實現“一碗水端平”。如此陽光操作,方能提高錄取的透明度,增加暗箱操作者的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導師腐敗”,值得提倡。
福建沙縣 樂德聲
反方
該“壽終正寢”了
統一考試選拔出的人才就好比是用同一個坯所生產出的陶瓷一樣,只可能是千人一面。每一所大學都有自身的辦學方式和理念,考試權應該由招收學校來掌控。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研究生是站在民族比較前沿的一個學術群體,只有這個群體的創新意識得到尊重和發揚,我們的民族才會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此,統考該“壽終正寢”了。
湖南望城二中 苦 鴻
考試莫成“模具”
研究生和本科生比較大的不同是研究生不再系統地學習各方面的基礎知識,而是轉向了某一個確定專業的研究。要使研究人員有所成就,促進專業學科的發展,首要前提是研究生要對專業有興趣,要真正地深入進去,而不是只為了混個碩士文憑。如果招生考試實行全國統考的話,那么考試恐怕會變成一個“模具”,選拔出的研究生很有可能為適應這場考試而打磨掉自己的特性而具有相同的特征:什么都會一點,什么都停于表面。而且,也許有一些教授會出賣命題評卷的權力來換取蠅頭小利,但相信大多數教授都很珍惜和維護“靈魂工程師”這個榮譽。
武警上海政治學院 付 平
不是百病良方
研究生教育階段的學習更注重的是學生創新能力及發散思維。公共基礎課程政治、英語進行全國統考無可厚非,但在專業課上每個學校的院系都有自身的特色與研究方向,很難進行全國性的統一。實行全國統考,并不利于錄取到符合自己學校導師特點及研究方向的學生。即使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消除所謂的“由此滋生的腐敗”,也是枉然,因為筆試通過還有面試,暗箱操作的質疑依然存在。
安徽明光市 張獻偉
加重學生負擔
過去由導師命題改卷,在專業科目方面,考生只須把所要報考的導師的論著、講義等弄清楚就可以了。若改為如同高考那樣由眾多教授共同命題,無疑增加學生負擔。因為和高考的規范性命題不同,每一個導師的學術觀點都有差異,不同學派的教授同出一張試卷,這需要考生全面掌握各學派的觀點,考生復習時會覺得無從下手。其實,研究生學習應該由泛到專,在一個專業中專注一門學派,才有可能著書立說、成一家之言,使學術界聽到“百家爭鳴”的聲音。全國統考不是百病良方,想消除腐敗與暗箱操作更多的還是要從監督機制上著手。
安徽宿州學院 付 瓊
第三方
“一考兩制”好
研究生入學考試不宜簡單地采取高考的模式,而實行“一考兩制”的方法比較合適。如基礎類課程比較適宜統考,以確保考生有較扎實的功底,而專業類課程則宜讓導師自主命題和評卷,以強化考核考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此外,考試內容也應多一些探究類題目,少一些記憶性內容;多一些開放型題目,少一些封閉式內容;多一些參考答案題目,少一些標準答案題目等。總之一句話,研究生考試應側重一個“研”字。
福建 林寶鐵
健全體制才是關鍵
單純考試形式上的變化并不能根本上解決當前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出現的問題,這需要眾多相關措施的配套實施和規范。例如,命題組思想觀念的統一與創新,考試題目內容和形式的創新,遏制考試腐敗現象的機制,筆試和面試所占比例的科學劃定等。這些都需要有關部門不斷地去探索、總結經驗和逐步規范。
山東淄博市 韓明明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