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同學十之七八都在考研,心理問題很多,什么怪異表現都有。”新聞學院大四女生張閃閃告訴醫生。昨天是第十五個世界精神衛生日,鄭州市衛生局組織相關的心理衛生專家到鄭州大學北校區開展心理咨詢、輔導,不少大學生吐露出心中苦惱:壓力大、交際難!
“‘混蛋、去他媽的……’這些臟話真讓人難以接受。可你知道他們在罵誰?原來在罵考研!他倆是不是精神有毛病啊?”大四男生小張繪聲繪色……在昨天上午的心理咨詢現場,不少大學生對自己和同學的“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表示了懷疑態度,感覺大學同學像戴著面具在交流,同學之間難以相處。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李杰說,大學生心口不一是“成長”中正常現象,不足為怪。大家相互寬容交往起來就容易了。對于兩個準備考研的男生互相對罵,李醫生認為他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通過叫喊的方式宣泄出來,對身心有益,但這種發泄方式不對。李醫生說,新生入學后,一下子進入了高手云集的一個“群”中,更易產生心理自卑甚至抑郁的心理情況,應及時學會自我調整,嚴重者要及時治療。
鄭州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趙山明所長說,目前,各種精神問題在大學生中存在很普遍,但真正達到病態需要診斷治療的僅占4%~5%,絕大多數學生更需要及時的心理輔導,來干預那些精神障礙苗頭。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