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名師李海洋包仁齊鵬飛王向明
第一時間推出07年考研政治新大綱變化解讀
一、哲學
1.第一、二章沒有變化。
2.第三章中的知識點
06年的“唯物辯證法過程論的內容和意義”改為07年的“發展的過程性”;
06年的“矛盾在食物發展中的作用” 改為07年的“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新增“堅持唯物辨證法,防止形而上學。
科學發展觀與唯物辯證法”。
3.第四章
新增“認識的結構”。
4.第五章
新增“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是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06年的“社會的觀念結構”改為07年的“社會的文化結構”;
06年的“社會的觀念結構與意識形態”改為07年的“意識形態與觀念結構”;
06年的“社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改為07年的“社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協調發展”。
5.第六、七章沒有變化。
二、政治經濟學
1.第一、二、三章沒有變化。
2.第四章
06年的“制約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改為07年的“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
06年的“資本周轉速度對商品生產和價值增殖的影響”改為07年的“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3.第五、六、七章沒有變化。
三、毛澤東思想概論
1.第一、二章沒有變化。
2.第三章
06年的“武裝斗爭和農村包圍城市”改為07年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
06年的“農村包圍城市,比較后奪取全國勝利的基本理論”改為07年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理論”。
3.第四章沒變化。
4.第五章
把06年第六章的“執政條件下黨的建設”調整到本章作為第四節;
新增“社會主義若干重要理論問題探索的意義”作為第五節。
5.第六、七章沒有變化。
四、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1.第一章
06年的“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魚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與集體智慧的結晶”改為07年的“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歷史飛躍的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時代背景、理論基礎和社會歷史條件。”;
06年的“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它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對當今時代特征和總體國際形勢作出了新的科學判斷,形成了新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鄧小平理論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堅持、發展和創新。”改為07年的“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鄧小平理論是指導中國人民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科學理論,是我們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2.第二章
06年的“‘三個代表’的主要內容”改為07年的“‘三個代表’的科學內涵”;
新增“三個代表”的“與時俱進”特點;
刪除“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3.第三、四、五章沒有變化
4.第六章
06年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及意義”改為07年的“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06年的“全面繁榮農村經濟”改為07年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06年的“推進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實現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改為07年的“加快科學技術創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新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5.第七章沒有變化。
6.第八章
新增“尊重和保障人權”。
7.第九章
新增“社會主義榮辱觀”。
8.第十、十一、十二章沒有變化。
五、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章沒有實質變化,只是部分表述有所不同。
總之,07年的新大綱和其他年份相比較,變化不大。預祝考生考研政治取得好成績!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