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向東
今年研究生招生政策有重大調整,其中變化比較大的一點就是報考研究生不再需要考生所在單位同意。這項政策的調整,受到了公眾的好評。
我在網上查閱了多家大學的招生簡章,發現如今研究生招生仍然對年齡有所限制,像
北京大學規定:“年齡不超過40周歲,報考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清華大學規定:“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報考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可適當放寬”;北京外國語大學規定:“年齡在40周歲以下”;其他大學基本上也有類似的規定。因此我就有個疑問:為什么研究生招生還在限制考生的年齡?
年齡不應該成為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阻礙。只要自己愿意,在任何年齡段都應當享有受教育的權利。2001年,教育部就取消了高考考生年齡和婚姻的限制,從而使公民在接受教育上有了更多的選擇。那為什么不能賦予大齡公民(一般是40歲以上)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權利呢?
從世界教育發展來看,建立終身教育體系是一種歷史必然趨勢,而終身教育體系理所應當包括大學專、本科教育以及更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有人可能會說,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資源還很緊缺,在此情況下,如何使有限的資源獲得更大的效益是必須考慮的。如果讓一個50歲的人上研究生,他畢業后再工作五六年也就退休了,如果讓40歲以下的人上研究生,他就可能為國家工作更長的時間。其實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年輕人讀完研究生后出國的還少嗎?那他們又為國家工作了多長時間呢?如果是教育資源緊缺,那為什么“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呢?說到底,還是對大齡考生加以限制。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