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復試工作總體結束。今年,在職研究生首次納入統考后,研究生報名人數大幅增長。據教育部比較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201萬,較2016年增長13.6%。
不少考生反映,今年的初試考題偏簡單,但國家線變化不大,這就導致一種現象:進入復試的考生增多,但招收名額與往年基本持平,因此復試的通過難度增大。這也導致了復試在導師挑選心儀研究生的過程中,顯得更加重要了。
那么,現行的考研復試體制是否能讓導師選到“真金”呢?
招考國情和導師需求應兼顧
今年考研復試難度的增加是有一定的數字支撐的。
根據《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復試應采取差額形式,招生單位自主確定復試差額比例并提前公布,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120%。但今年由于復試人數的增多,在很多學校,這一比例較往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有的學校甚至已經達到了1:5。
這一現象對于導師而言,會有哪些影響呢?
“對于老師來說,招生人數的增多并不代表對學生要求的放松,我們非常想找到真正適合國家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學生,同時作為學生培養的實踐者,導師也有自己的需求。”一位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導師如是說。
在國家的培養目標之下,導師需要的人才是怎樣的?導師們對此有著自己的見解。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方平認為,導師“想要的”是學術人才、綜合可造就的人才。“初試加復試,內容、角度還是比較豐富的。這些環節中,導師和專家組對真正有水平的學生是有共識的。”他說,“還有一些跨專業的考生,很難評價專業素養如何,但他的綜合能力、表達能力、思想靈活性、思維深度,這些都是可測的。”
談及導師需要的人才,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林中祥表示,研究生選拔要更加看重學生的專業水平和思辨能力。“當前的復試體制無法多方面考查學生。就拿復試面試來說,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學生僅僅通過簡短的交流是無法深入了解的。”他說。
從人才的培養角度來看,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劉鋒杰感覺很多招進來的學生并不適合導師。“很多學生考試能力強,但不適合讀研,導師缺乏積極性。如果能招到與導師相互促進的學生,那是比較好的情況。”
復試或已成初試“附庸”
“初試對于公共課的考查更多,比如,工科四門考試科目中,數學、外語和政治三門都是公共基礎課,只考查一門專業課。”談及目前復試出現的問題,林中祥認為與初試關系很大,“由于公共基礎課國家統一分數線的限制,許多適合學術研究的專業人才可能根本進不了復試,這制約了人才的發現和培養。”
同時,林中祥認為“考研基地”的出現不是偶然的,這背后是考試科目設置亟待優化的問題。他接觸的很多從“考研基地”出來的學生,通過大量的題目訓練在公共基礎課上取得了很高的分數進入復試,但專業水平上存在明顯短板。
對于這個問題,劉鋒杰有著相似的看法。
“近年來,外語、政治基礎課比重在初試中占比較大。初試外語、政治劃線后,有的考生專攻這門課,把總分抬高了,照樣可以進入復試,但專業課成績并不高。這和導師需要的專業性研究人才之間是矛盾的。”劉鋒杰說。
在復試的遴選環節,許多學校有著一些不成文的習慣,淘汰時傾向于末位淘汰,不太容易把初試成績排到第一名、第二名的淘汰掉。這實際上就基本以初試的筆試成績為選拔標準,讓導師很難招到合意的學生。
談及復試,就避不開復試比例的問題。
雖然今年的復試差額比較以往來說有一定提升,但這并不代表著以往的復試差額比就一定停留在1:1.2的層面上,很多學校的復試差額比也很高,只不過這種高比例是有一定“虛高”成分的。
“復試比例問題是與學校情況相關的。某些學校的報考率較低,就有意把專業課出得容易,讓第一志愿上線率提高,這與復試的選拔目的是相矛盾的。”林中祥如是說。
然而在劉鋒杰看來,不管是“虛高”還是真正因為報考人數多而導致的高比例,目前的復試比例都仍然無法賦予學校和導師更多的自主性。
“復試中能發現優秀的學生,但數量并不太多,因為總體來看,生源質量還是不容樂觀的。如果都能把專業課比重提上來,那么在復試中就能給導師比較大的選擇空間,相對來說就會好選得多。雖然今年的復試比例提高了,但還是不夠大。比例不夠,選拔的空間就小。比如,計劃招10個人、復試比例為1.3的話,進入復試的只有13個人。”劉鋒杰說道。
應多方面“量身”改進
與國內研究生采取的統一復試不同,國外高校在招生時一般都是申請制。相比一考定終身,申請制更看重申請者本科階段的研究能力、平均績點成績、語言成績和實習經歷。以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為例,在GRE考試取得成績后,學生自行申請經過導師面試和學校對申請材料的綜合審核后即能通過,這就給了導師更大的自主權。
“中國真正的專業教育是在研究生階段。其中,文理工科的競爭程度不一樣。所以在復試上,既要有規范性,又要有靈活性。我在招學生的過程中,感覺現在的狀況還是可以的。”程方平說道,“復試中,學生說話、表達的機會更多,便于老師綜合把握。在復試這一環節,只要風氣比較好,不出現暗箱操作的現象,問題應該不是很大。”
劉鋒杰認為,專業的特殊性問題不容忽視。
“外語、政治可以劃基本線,不納入總分。統一的公共課分數劃國家線有好處,在分數線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保障考試的公平性,但不應該忽略專業的差異。比如,研究古代漢語的學生,博士階段基本不需用外語查資料,但考試必須要考外語能力,這涉及到一個分類的問題。”劉鋒杰說道。
林中祥的看法和劉鋒杰不謀而合。
“對于工科來講,數學作為邏輯思維能力的一種體現還是要看重,但化工類的某些以實驗研究為主的專業,對數學的要求并不高。在研究生考試中,應該多增加專業課的考試科目,而不僅只是一門專業課,要從該專業的多個方面考查學生的情況。”林中祥如是說。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1
2017.04
目前復試調劑工作已開展了大半,很多考生也已經收到了擬錄取通知,調劑成功后,我們可不能掉以輕心。下......
11
2017.04
“中學和研究生學制各減兩年”引發了諸多討論。不知各位同學對此有何看法?......
11
2017.04
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獎學金相關方面的知識。......
11
2017.04
大家如何利用好考研復試結束后這段時間給自己的以后打好基礎呢?......
10
2017.04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2017年考研調劑復試后要關注的5件事,希望大家都能重視起來。......
06
2017.04
下面育路考研網為大家詳細解答考研錄取通知書相關情況,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