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院校整體來劃分,可分為7個地區,每個地區其教育的發展都各有特色,考生在選擇時可根據地區優勢和自身特點進行選擇。下面對這7個地區院校整體特色進行分析,并為大家擇校給出相關指導。
►華東地區
整體特色:名校如云,出路多元
華東地區的高等教育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這里歷史名校多如云,浩如繁星。“985工程”與“211工程”高校的數量僅次于華北地區。單“985”高校便有11所之多,分別是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其中歷史超過百年的名校更是不勝枚舉。而“211工程”高校更是超過30所,加上臺灣省的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亞洲一流高校以及中國美術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一大批享譽海內外兼具學科特色的藝術類高等學府,華東地區可謂國內頂級名校的集聚地。更難能可貴的是,華東地區的高校不但歷史悠久,數量繁多,在專業上更是特色鮮明。理工科方面占據了華東地區作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的優勢,發展出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理工學科,如復旦和山大的數學,南大和中科大的物理,浙大和華理工的化學與化工,上交大與華師大的電信與計算機,海大與廈大的海洋科學,同濟和東南的土木工程、建筑與城市規劃等久負盛名;醫科中有歷史上“北協和,南同濟”美譽的同濟,更有現在醫科全國排名前十位的復旦、交大、第二軍醫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由于經濟發達,國際化程度高,加之人們的生活水平較好與消費理念超前,促使區域內高校在商科與管理學科的發展上得到了迅猛發展,特別是上海等沿海省市的高校,這方面的專業尤其受到考生們的青睞;人文社科類學科更是應了那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復旦、南大、山大、華師大等傳統文科強校的文史哲專業多次名列全國前三甲,實力超群,大師云集,而那些理工科學校也紛紛結合自己的優勢學科走出了一條特色文科之路。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人文歷史資源,華東地區的高校才能發展得如此迅猛,特色鮮明。也正因為如此,廣大考生一旦在華東地區的高校深造,畢業時,就有了更多的機會和方向在等著他們,他們的選擇也就變得愈加的多元化?梢越柚趨^域高校國際化程度高、與國外大學交流廣泛的機會出國留學,也可以借助所在區域經濟高速發展的大好形勢選擇去跨國公司、大型國企以及新興產業公司就業,也可以選擇在這風險與機會并存、充滿挑戰性的國際市場白手起家創業?傊,選擇華東地區的高校深造所能給予考生們的絕不僅僅只是一紙文憑。
報考考指南:謹慎擇校、差異競爭
想要報考華東地區高校研究生的靈活度是相當大的,選擇的面可以很廣,自主性更大。華東地區高校的總體數量居全國前列不說,層次結構也是多元化的,“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公立本高校、私立高校一應俱全,每一所高校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傳統與優勢?忌梢愿鶕约旱南埠谩⑻亻L以及將來的職業規劃挑選能力所及的高校及專業進行報考,切忌擇校時的盲目跟風或不切實際。除卻認真對待國家統考的公共課外,還應當著手了解清楚每一所高校在專業課命題方面的特點與方向。可以在報考高校的官方網站上搜索相關考試信息,也可以購買相關的復習資料,更好的辦法則是向去年或近年考上的同學進行當面取經,有機會的話比較好還能和報考的導師取得聯系,并得到對方的指導。
雖說報考選擇性大,但好學校畢竟是稀缺資源,即使有再多的高校在中國都是不夠的,加之華東地區作為國內經濟比較為發達、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之一,想要通過讀研的方式來這里生活的人大有人在。因此考試的競爭壓力是非常巨大的,考生必須提前調整好心態,做好迎接這場艱難戰役并隨時可能失敗的心理準備。同時,如果基礎一般,要盡可能錯開熱門高校與專業,可以報考熱門高校的弱勢學科,比如文科生可以報考傳統理工科大學的文科專業,而理工科學生可以報考文科強校所新建的理工科專業,進行差異化競爭。
►華中地區
整體特色:文化底蘊深厚,文理兼備
作為“中部樞紐,科教新城”的武漢,早就在2011年,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在校大學生是87萬人,武漢市在校大學生數量超過100萬人,所以武漢在中國文教版圖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獅子山下臥著華中農業大學,懷抱著珞珈山的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坐落在喻家山前,一片南湖連接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中南民族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沉浸在桂子山的鳥語花香中,青山綠水間,這些武漢的重點大學承載著武漢“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構建著聯系彼此的合作橋梁。
武漢的各大高校不僅會給研究生們提供多種多樣的聯合培養模式和海外訪問學習機會,也會提供和社會各界接軌的環境。以華中科技大學為例,華科參與組建的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已成為我國光電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目前,實驗室與全球40多個重要科研機構、高校及企業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在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短期出國研修項目選派辦法中,學校提出將重點資助在讀研究生,適當資助少量有研究生出國聯合培養的導師。而且在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的網站上,幾乎每天都會發布提供各種出國進修、實習及研討機會的通知。又如,華中科技大學的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相關研究成果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已在國內1500多家企業、研究機構獲得應用,取得了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解決了一批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們可以在讀研期間,跟上社會發展的脈搏,了解即將進入的行業的發展現狀。
而長沙在擁有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著名高校的同時,當下也有非常不錯的就業前景。近幾年,長沙發展速度很快,城市化處于高速階段。2012年長沙GDP總量5619億,居全國省會城市第7位;2012年經濟總量居全國省會城市第7位;2012年長沙城鄉居民收入居中部省會城市第1位。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遠大空調、湖南建工集團、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等大家耳熟能詳的重要企業都位于湖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湖南衛視收視率繼續穩居中國省級衛視第一,一批自拍優秀電視劇和電視欄目風靡中國與海南、青海等省多家文化企業成為戰略合作伙伴,如果你想成為你一位媒體人,湖南可以考慮。近些年來,文化產業也是風生水起,連續五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已成為全省千億元產業之一。不僅如此,動漫產業排名全國第一;圖書出版事業在全國一直名列前茅。湖南文化異軍突起,令人刮目相看。
河南作為中原腹地,是中國古都數量比較密集的省區,但高校想對較少,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大學和鄭州大學,鄭州大學是河南省唯一的“211高校”,地理位置優越,學術氣氛活躍,對外交流廣泛。而河南大學則傳承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建校之初,學校便開始廣攬名師,廣納賢才。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地質學家馮景蘭、歷史學家范文瀾、考古學家董作賓、經濟學家羅章龍、社會活動家潘梓年等都曾在這里辛勤耕耘。
報考指南:專業為導,尋找比較適合
華中地區擁有一批實力強、名氣大的高校,武漢大學、華中科大、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都是報考的熱門學校,但和北京、上海等地的名校相比,熱度要低一些,因此成功率會相對高一點,而且武漢長沙這樣的城市也能夠提供較好的就業機會,對于沒有北上廣情結的考生來說,這一帶的高校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經解放軍總裝備部和湖南省政府聯合批復,湖南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全國第三個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示范區域。北斗導航產業被列入長沙“六個走在前列”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未來5至10年內有望培育形成新的千億級產業集群,而國防科技大學是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的智庫之一,所以,如果你有著強軍興國的遠大抱負,國防科技大學是非常理想的選擇。如果你想報考農林類的優勢學科,華中農業大學是不錯的選擇,而中南大學則在醫學方面占優勢。
►華北地區
整體特色:文理兼修,名校云集
自京師大學堂發軔我國近代高等教育以來,華北地區尤其是京師(北京)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比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百年名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在此龍盤虎踞,“學府北辰”南開大學、“第二黨校”中國人民大學在此揚名立萬,更有財經界的黃埔軍校、外交家的搖籃、航空業的基地……擺一下數字吧,華北5省(直轄市、自治區)坐擁33個“211”工程院校、9個“985”工程院校、9個研究生院,就憑這3點,華北就可以傲然獨立于考研界了(雖然北京是主要的貢獻者)。
華北雖然是兩省兩市一區,但主要的考研重鎮還是非北京天津莫屬,尤其是北京,仰仗著高校云集,每年三分之一的考研學子收入麾下。這也就導致了報考北京地區莘莘學子的內心憂桑:公共課壓分,專業課偏難。不過,借用當前一句流行的話——夢想是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北京何以成為考研重鎮?僅就經濟類的考生而言,北大光華、CCER、經濟學院各有所長,清華經管學院、五道口金融學院威震華夏,人民大學底蘊深厚、門類齊全,中央財經、對外經貿也是業界翹楚,另外首都經貿、北京工商、北京物資學院各有特色專業,財科所、社科院亦是一方強豪,即使是傳統工科強校北航、北理工、北科大等也在飛速發展,幾乎所有層次所有興趣的經濟類考生都能找的心儀之所。
備考指南:先專業后學校
華北尤其是北京地區,高校云集,報考者眾多,號稱每3個考研學子便有1個目標為北京,所以北京地區打分一直以“干旱”著稱。這就對報考北京地區的考生,在公共課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公共課在批閱上可能尺度偏嚴,確保客觀題多得分就顯得至關重要。
由于學校眾多,層次分明,這就給考生有了充分的選擇。我個人認為,報考志愿的選擇應該由專業而學校再由學校而專業。本科基礎扎實的同學,非常鼓勵勇于報考專業內的一流名校,例如經濟類的可以拼一拼北大三院或者清華兩院、抑或人大、外經貿、央財等;A一點的可以報考名校里面的較弱專業(比如,自己想考經濟類,可以考慮理工科名校,以避開強敵),這樣對于渴望有名校光環的人是一個性價比不錯的選擇。如果基礎再弱一些,可以報考名氣想對小一點的高校里的強勢專業。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同一個專業在同一所高校里面,可能不同的學院都有,比如北大的金融學單在本部就有CCER、光華、經濟學院以及軟件學院設有相關專業,而其報考難度也各有不同,所以目標學校大體定下之后,其內部的情況也要詳細查閱,以實現自身效用的比較大化。
總之,華北,尤其是北京地區應該是考研競爭比較為激烈的地方,但也是未來機會遍布的地方,有志于在此打拼出一片天地的同學,一定要在事前多做功課,在志愿的決定上三思而后行。而一旦決定之后,就要靜下心來義無反顧。
►東北地區
整體特色:強勢工科,特色文理科
黑龍江、吉林、遼寧三個省份共有11所“211工程”院校,其中有4所“985工程”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從整體上看,東北地區高校的比較大優勢在于工科專業,這是歷史上依托老工業基地進行人才培養帶來的積極影響,現今許多高校也與當地工業企業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4所“985工程”院校的工科專業各具特色,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航空航天專業、東北大學的機械與冶金專業、大連理工大學的港口與航道專業、吉林大學的機械與地質專業等,都是結合院校辦學理念、國家科研任務進行建設的重點專業,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作為非“985工程”院校中的龍頭,前身為著名軍事院校哈軍工的哈爾濱工程大學憑借其“三海一核”的特色工科,在不少重大科研項目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工科研究的開展需要理科提供理論基礎與支持,東北三省院校的理科專業雖不像工科專業那樣聲名遠揚,但表現同樣不俗。例如吉林大學的化學、數學專業在教育部評估中位居全國前列,承接多個國家級、省級重大科研項目,擁有多名院士,教學與科研均具備較高水平。
相較華北和華東地區,東北三省院校的人文社會科學實力略顯不足,文科位居前列的院校相對不多,盡管考生可選擇的院校為數不少,但選擇的范圍略偏窄,因此東北本地文科學生通常會考取華北和南方地區的院校。不過,東北地區也有一些院校的人文社會科學專業頗具特色、水平優秀:如黑龍江大學在俄羅斯文化的熏陶影響下,俄語專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因為黑龍江省毗鄰俄羅斯,不少中俄合作項目都在省會哈爾濱開展,俄語專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如吉林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法學、政治學均為國家重點學科,學校給予高度重視;延邊大學則結合當地多民族形勢開展民族文化研究。
整體而言,東北地區院校學科門類齊全,教育水平較高。該地區的優勢專業為工科,擁有多所一流以工科為主的院校;理科與醫科可供選擇的院校也較多;相比之下,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實力略弱,但也有多個院校擁有特色優勢學科,可供考生進行選擇。
備考指南:結合自身,利用區位
受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狀況影響,東北地區的報考熱度整體不及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基礎較薄弱但又希望能夠在一年之內考上重點高校的學生可以考慮東北三省的一些“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除外)及省屬重點院校,如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等。這些高校的知名度或許不及一些發達地區的同層次院校,但實力并不落后。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考生如果擔心自己實力有所欠缺,可以選擇一些理工科較強、文科相對較弱的名校,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以提高考研成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東北地區的眾多“985工程”院校同樣高手云集,競爭激烈,如哈爾濱工業大學憑借出色的科研能力吸引了諸多優秀學子,大連理工大學更因地處沿海、對外交流機會豐富而備受莘莘學子青睞。故報考東北三省知名院?忌趥淇歼^程中不可存有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可以規避競爭、輕松考上名校。
此外,在擇校過程中,考生比較好能夠了解各院校的合作單位、實習基地,結合自身的職業規劃選擇學校,如對化工類專業感興趣的考生可以考慮與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有合作關系的吉林大學,讓名企實習機會離自己更近一步。
►華南地區
整體特色:視野開闊、能動性強
華南地區高校十分推崇學科交叉和通識教育,在加強研究方向的分支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同時,每位碩士研究生的視野都將得到極大開闊。再加上華南地區高校由于受改革開放的影響較大,在經濟意識和商品意識方面相對而言比北方高校更強烈。因此,高校高度關注科研的同時,也非常關注科研和學術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首先,在強調同時教育和視野開闊方面,華南理工大學于2013年對研究生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新方案中的特色包括碩士研究生可選修其他優勢高校符合其培養要求的課程,經導師和學院核準后,學校將承認校外學分。這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允許研究生選修其他高校課程并承認學分的高校之一。廣西師范大學也將非學位課列入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中,并要求非學位課的課程設置不少于4門,學分的設置上要求有8-12學分。
其次,在著力培養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和學術實踐的同時,華南地區高校非常注重培養研究生的實踐能力。桂林理工大學要求學生在讀研期間完成一些如講課、輔導答疑、帶本科生課程設計等教學上的工作;廣西大學也將實踐環節作為碩士研究生考查的一部分;海南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中還指出,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活動,時間累計不少于兩周,結束時要寫出總結報告。這些高校都把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研究生得到全面訓練和培養。
另外,地處改革前沿陣地,華南地區的高校受到社會銳意創新風氣的影響,各個高校和學院都有充分的能動性。不同學科可以按照各自特色制定課程安排模式,并由各分學位評定委員會討論、確定培養方案。由于不同學科在不同的學術領域,對碩士研究生有不同的要求,充分的能動性給了學科更大自主權,也有利于學科發展。
比較后,由于其地理位置優越,華南地區高校有豐富的對外交流資源,兩所高校聯合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經成為越來越熱門的培養方式。正在建設國家高水平大學的中山大學就有豐富的公派研究生項目和國際合作研究項目。青年導師、博士生還能獲得公派出國交流、訪學等機會。這對于期待親自接觸海外高校,進一步擴大視野的碩士研究生而言,是非常寶貴的機會。
而港澳地區的高校由于具有更加豐富的國際教育資源,對研究生的培養則更注重中西方的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國際化程度比廣東等地區的高校更高。此外,港澳地區的高校普遍具有“國際性格”,以雙語教學為主,通識教育結合專業教育,注重培養研究生在國際水平上的競爭力。
報考指南:性價比較高,考取幾率大
由于華南地區處于改革開放前沿地帶,又囊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自然帶動了報考熱度的上升;A薄弱的學生如果不考慮學校的排名情況,可以考慮廣西、海南的省屬重點院校,如廣西師范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這些院校的知名度對比同層次院;蛟S稍遜色,但是綜合實力依然非常強。對于個人實踐能力有高要求的學生,偏好理工科學的學生,則可以報考偏向理工類院校,如桂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這些高校對于學生的人文學科能力要求相對較低,可以提高成功率。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深圳大學則憑借著強大的對外資源和地緣優勢,受到莘莘學子的青睞。當然,有厚實的知識儲備和復習基礎的學生,更應該敢于挑戰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這兩所“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學。因此,報考華南地區的考生應該首先了解自己的偏好和優勢所在,根據學校的特色進行選擇,避重就輕才能實現考研夢想。
►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實力強勁的高校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安。西安擁有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安電子科大、西北大學等“211工程”重點大學及普通高校47所,民辦高校32所,每年碩士、博士畢業生在萬人以上。目前,西北地區共有12所“211工程”院校,其中包含陜西地區的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新疆地區的新疆大和石河子大學,甘肅地區的蘭州大學,青海地區的青海大學以及寧夏地區的寧夏大學。
西北地區的重工業在產業結構中占主導地位,但由于西北地區經濟的發展更需要能扎根當地、具有一定專業技術的專門人才,并且西北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河流、農業)、石油資源、礦產能源,因此,西北的高校主要以工農專業見長。其中,有赫赫有名的以理工特色的西安交通大學,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西北工業大學,具有“中國工商經濟學界西點軍校”的美譽的西北大學,已有70多年的歷史蘭州大學的文學院,以及在國際享有盛譽的蘭州大學化學院,開辟了我國IT學科的先河的西安電子工業大學。
整體而言,西北地區院校學科門類齊全,教育區域分布比較集中。有多個院校擁有十分具有特色的優勢學科可供考生進行選擇。
報考指南:名校競爭沒有熱門地區激烈
隨著中央提倡和踐行“西部大開發”,西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取得顯著發展。盡管如此,西北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方面還是與東部地區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自從2001年開始,教育部實行高校對口支援,由北京大學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清華大學對口支援青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對口支援寧夏大學等舉措,使得石河子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晉升為“211”高校。這一舉措,無疑對西北地區的高等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希望報考“211”院校,但自身實力并不是很強的同學,可以優先選擇西北地區高校。其中,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及長安大學,這5所高校是是西北地區辦學實力比較強、辦學水準的5強,是全國各地考生報考西北地區高校的比較佳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地區由于地區偏遠,考生報考熱情不高,于是西北地區的高校也經常會出現招考不足的現象。因此,西北地區也成為了考研學子的調劑首選地區。一般情況下,部分名校的招收調劑生,要求調劑生本科出身為“211”院校,或一般院校的重點專業,但更多的高校則沒有此限制。比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就是一所“985”高校,科研經費充足、科研水平很高,只是由于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對考生的吸引力不足,才會對調劑情有獨鐘。另外,像是西部地區的一些高校,有不少專業的實力強勁。因此,如果考生遭遇調劑,不妨先把目光放到西北的高校,也許你會“因禍得福”有機會走進更適合自己的院系愉快地度過3年研究生的學習生涯。
►西南地區
整體特色:工科突出、文科優秀、理科稍弱
誠然,西南地區的總體高校實力弱于以教育見強的華南、中南地區,尤其是西藏和貴州地區,高校數量和水平都十分落后,但在地理位置優越的巴蜀之地,高校的數量和水平并不弱于其他的教育大省。成都,古來號稱天府之國,高校林立。重慶,近年來發展比較為快速的地區,重慶大學是重慶的一張名片。昆明,宜居城市的代表,四季如春,雖然名校不多,但各類高校都有鮮明的特色。整個西南地區有10所“211工程”高校,其中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是“985工程”高校。
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影響,西南地區的高校整體呈現工科突出的特點。
四川大學的水利學院,有國家級重點學科“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它是四川唯一在水利方面參加“211工程”重點學科和“985工程”的單位,該院的畢業生在西南地區大型水利建設項目中非常吃香。此外,川大的材料工程學院也是王牌專業,在2008年全國重點學科評審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和國家第三批特色專業。
重慶大學的生物工程是國家級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熱能與動力工程、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工業工程都是重慶大學優勢學科。
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是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學院的鐵道管理系,其交通運輸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規劃、物流系統規劃及優化、駕駛員身心條件及心理測評技術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此外,電氣工程和土木工程也是西南交通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
云南大學軟件學院是該校的招牌學院,它是教育部批準的36所國家示范軟件學院之一,能雙語教學的老師占80%以上,云大的生命科學是傳統優勢學院,擁有生態學國家重點學科,在植物分布和區系方面的生態學研究國際領先。
西藏大學的藥學(藏醫藥方向)將高原醫學和藏藥與現代化研究相結合,并與國內著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及對口援助關系。
至于文科,語言、文化是西南地區的招牌。歷史文獻學、中國語言文字等國家級重點學科是四川大學的門面。云南作為通往東南亞、南亞的交通要道,得益于此,云南大學的國際關系學非常熱門,其畢業生的待遇十分優厚。云南師范大學前身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西南地區中學英語師資培訓基地,也是中國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漢語師資培訓的4個基地之一。云南民族大學更是以非通用語種群如越南語、泰語、老撾語等見長。西藏大學的藏語言文學已有50多年的歷史,提供了很多漢藏雙語翻譯的人才。
西南地區高校的理科偏弱,四川大學的數學學科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但是其他高校的理科優勢并不明顯。
報考指南:實地取經比較關鍵
西南地區高校的考研熱度不及中南、華南地區,但是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由于自身出色的表現以及優越的自然環境,獲得了眾多考生的青睞,競爭非常激烈,建議考生根據自己的實力,慎重報考。此外,西南地區的“211工程”學校在當地的名氣以及畢業生的就業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現,考生不妨考慮。
西南地區高校明顯帶有地域色彩,對于想要報考西南地區高校的考生,開個小灶就顯得很有必要。若是有條件,可以親自去目標院校聽一聽目標導師的專業課,不要擔心導師會不高興,你的求知和真誠沒準就會留給導師一個深刻的印象。若是不能去目標院校,想辦法認識認識目標院校的師兄師姐,讓他們提供一些學習資料,很多院校考研的題目就出自課堂,師兄師姐的建議會對考試有很大的幫助。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9
2017.03
助你開啟人生追夢篇章,體驗不一樣的學習旅程!......
29
2017.03
助你開啟人生追夢篇章,體驗不一樣的學習旅程!......
29
2017.03
MBA考生注意避免重復報考相關內容......
29
2017.03
如何挖掘招生簡章背后的文章相關內容......
29
2017.03
MBA報考條件有哪些,函授本科能考嗎相關內容......
29
2017.03
優惠期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