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發展的主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2018年考研政治的重要知識點,在此,為2018年考研學子解讀一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3個重大問題。
首先,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城鄉發展差距大是當前國民經濟結構中的一個突出矛盾。我國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需要著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釋放農村市場巨大的需求潛力。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機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攻方向。推進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基本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抓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因此,要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其次,擴大公共產品有效供給。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當前,在供給結構中,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都已處于產能過剩狀態,但環境、交通、市政、醫療、教育、社會保障、文化、信息等公共產品供給不足,主要是因為體制不合理,缺乏公共產品的價值補償機制。解決體制不合理問題更多的要靠政府有所作為,形成吸引企業和社會投資的市場機制,更好地擴大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然后,人才和技術供給是改革的核心。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技術和人才是供給結構中比較短缺的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落實創新發展理念、鼓勵技術創新,逐步由現在以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為主轉變為以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為主。
告訴大家: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處理好這三個重大關系,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改革,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力。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0
2017.03
“史上最牛軍改”如何進行......
20
2017.03
你要get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0
2017.03
為什么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
2017.03
2018考研政治史綱周年紀念必考內容1927......
20
2017.03
2018考研政治史綱周年紀念必考內容1942......
19
2017.03
考研政治復習:辯證法常考核心概念/術語/范疇總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