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時政復習在考研公共課中是重點,也是難點,政治復習內容繁多且冗雜,研究過歷年真題的考生們很清晰的認識到,考研政治復習單單課本內容就讓考生們焦頭爛額,整理側重知識點,用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幫助考生們梳理在考研政治復習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小編整理了2018考研政治時政:生態文明--垃圾分類之美相關內容,供考生們參閱:
生態文明建設,自十八大提出以來,保護自然,愛護環境越來越走進大家的視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然而,垃圾分類早在十多年前就走進了大家的生活,但是其成效仍然甚微,甚至很多人對垃圾分類的概念很模糊,今天,就與同學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垃圾分類看起來很簡單,可是為什么做起來那么難,除了垃圾分類標準、垃圾桶上的問題,原因還有一是垃圾分類收集的群眾基礎不足,尚不能得到廣泛的配合與支持;二是末端垃圾處理設施與分類要求不匹配,上游垃圾產生與回收需求不匹配,中端垃圾收運與分類要求也不匹配;三是政策、法制的配套還不到位。分類運輸車輛配套設施,欠缺垃圾回收的產業鏈,垃圾處理的設備及技術跟不上等,都是問題。
那么,到底應該如何做呢?放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從意識上重視,很多家庭對垃圾分類并未完全認識,甚至存在著垃圾不分類就傾倒的現象,因而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每個家庭的相互影響,就能有效的分類。當然還需要政府與公眾同心協力、行政與法治多措并舉。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分類處理,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產業化。更有專家說要將垃圾分類當做產業經營,以分享經濟、發展產業的理念,通過市場運作的方式,在垃圾回收利用上下大功夫,推動各類垃圾能夠物盡其用,并讓經營者有利可圖。這對于調動整個社會的垃圾處理積極性是很用必要的。
建設生態文明,需要以把握自然規律、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 ,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 ,以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但是不能以放緩經濟發展速度為代價 ,因為我們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不能只顧一方而忽視另外一方。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8
2017.03
考研政治時政:生態文明之河長制......
18
2017.03
考研政治時政:總理答記者問金句匯總四......
18
2017.03
考研政治時政:總理答記者問金句匯總三......
18
2017.03
考研政治時政:總理答記者問金句匯總二......
18
2017.03
考研政治時政:兩會的六大熱點詞匯一......
18
2017.03
考研政治時政:兩會的六大熱點詞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