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鄧小平在湖北武昌的重要講話,今天為2018年考研學子介紹鄧小平在深圳、珠海、上海談話的主要內容。
2017年2月19日,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逝世20周年,它曾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他用行動踐行了他的誓言,今天讓我們一起緬懷,紀念鄧小平同志。1992年1月17日,88歲的鄧小平坐在南行列車上,開始了他的南方之行。
鄧小平看到深圳的發展壯大,很欣慰,指出“這才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也是中國今后生存發展的希望。”隨后,鄧小平指出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蘇聯問題”。為何為提起蘇聯問題,這就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說,20世紀比較后十年的中國和世界,從一開始就很不太平。遭遇蘇聯解體、東歐巨變,偌大的一個社會主義大家庭,傾刻間不戰自潰,紛紛倒旗落馬。面對這些世界性的歷史難題,西方敵對勢力大肆宣揚“共產主義大潰敗”,國內一些堅持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也主張放棄四項基本原則,走“西化”的道路。黨內和一部分干部群眾中一度出現了對黨和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模糊認識,甚至出現了姓“資”姓“社”的爭論。這些實際上都涉及到要不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中國走什么道路的問題。鄧小平聯想到過去我們頂禮膜拜的蘇聯,那么大的國家頃刻間分崩離析,就聯想到中國,中國應該向何處去?得出以下結論:第一,蘇聯只管搞核武器,搞理論專政,不顧人民群眾的死活,這是倒臺的主要因素。所以,中國就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老百姓的生活解決好。第二,二十世紀的世界有兩個重大的歷史現象。政治上的重大歷史現象,是蘇聯的崛起和消亡;在經濟上則是近三十年來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中國當前的任務和出路就是向四小龍學習,經過二三十年的奮斗實現小康。第三,判斷姓資姓社的標準應該是三個有利,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
鄧小平深知,改革開放不會一帆風順。所以,發明了一條不爭論: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他認為,計劃和市場都是手段,發展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5
2017.03
考研政治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喜歡考查周年紀念,在此為2018年考研學子解讀:鄧小平影響深遠的南方談話......
05
2017.03
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治國理政的關鍵詞之一,也是2018年考研政治重要知識點,在此,為2018年考研學子解讀......
05
2017.03
2018考研政治的同學們,希望有一天,當你一回頭,能不后悔地對自己說:還好,我沒有蹉跎。先從關注國際......
05
2017.03
小伙伴們要持續關注文都教育為大家介紹的國際時事熱點。今天為2018年考研學子解讀:朝鮮這個神一樣的鄰......
05
2017.03
考研政治的同學們,為大家總結一下2018年考研政治涉及到的國際時事熱點,讓大家心里先有個底。今天,我......
05
2017.03
主觀分析題占了考研政治學科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顯而易見。政治主觀分析題究竟考什么?如何正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