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選項時,命題人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各選項的長度、難度和語言結構應該大致相同。因為如果在命制這類試題時,命題者為使正確項絕對正確,致使其長度或結構異于其他選項,那么這些有異選項往往會成為考生亂猜的對象;
第二,各干擾項要有迷惑性,才能起到適當的干擾作用。一方面干擾項不能錯得太明顯,否則形同虛設,反而使考生比較容易利用排除法找到正確答案;另一方面,大部分考生都選擇某一干擾項也不理想;
第三,同一個題目的選項的排列應按同一原則、同一邏輯順序、同一規律和方向進行。例如可以按照時間的先后、數值的大小等規律排列。各題應該大致按從易到難的順序排列。因為考生在臨場應試時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這樣的排列會使他們穩定情緒,順利進入正常的心理狀態。試卷中正確選項字母序號(如[A],[B],[C],[D])出現的次數應該大致相等,這樣可避免某些考生因只猜某一選項而"幸運地"獲取高分的可能性。
通過對歷年考研真題的分析和研究,干擾項通常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看似合理,實則以偏概全、斷章取義。要么利用在文章中沒有提到的生活常識編造選項;要么把文章中的事實和細節當主旨,把片面的、次要的觀點當成主要觀點。因此考生一定要從文中找依據、找答案,"合理項"不一定就是正確選項。在主旨題和主要觀點題中,應該排除細節干擾,把握文章的主題;
第二,偷梁換柱,張冠李戴。要么對原句中的細微處做了改動,要么截取原文中有的詞語或類似的結構進行編造。要么在備選項中把因說成果、把別人的觀點或作者反對的觀點說成是作者的觀點。因此考生要注意,過于相似的選項不一定正確,除非它的程度、范圍等都與原文完全一致?忌⒁猓"原詞越多,對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第三,用常規含義代替偏用詞義。在英語語言中,許多詞或短語存在多義的現象,考生如果只掌握其常用的基本詞義是不夠的。在閱讀實踐中,更不能用已掌握的常用詞義去代替偏用詞義,從而導致對詞或句意的誤解或費解。命題者在命制詞義句意題時,就通常把要考查的詞或句意的常規含義作為干擾項以麻痹考生。因此,考生必須根據上下文推測其在特定語境下的含義;
第四,過度引申。備選項雖然是從原文中推理引申出來的,但是卻超出了文章允許的范圍?忌形疬^度發揮,一切以原文為本。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