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權利的內涵
馬克思主義認為,權利的產生、發展和實現,都必須以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為基礎,即“權利決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強調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對權利的制約和決定作用,這是馬克思主義權利觀與其他權利觀的根本區別。
法律權利是各種權利中十分重要的權利,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第一,法律權利的內容、種類和實現程度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經濟社會發展了,社會財富增加了,法律規定的權利才會越來越多,權利實現的程度才會越來越高。第二,法律權利的內容、分配和實現方式因社會制度和國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同樣一種權利,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和不同的國家法律中表現形式有所不同。第三,法律權利不僅由法律規定或認可,而且受法律維護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法律權利一旦受到侵害后,權利人有權通過法律手段尋求救濟,有權要求國家機關懲罰侵權人,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法律責任。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其實現,這是法律權利區別于其他權利的根本所在。第四,法律權利必須依法行使,不能不擇手段地行使法律權利。
二、法律基本權利和普通權利的內涵
基本權利是指憲法以及憲法性法律規定的權利,如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權等;普通權利是指憲法以及憲法性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如民法規定的物權、債權,婚姻法規定的婚姻自由權等。
三、法律義務的內涵
義務與權利相對應,是指政治上、法律上、道義上應當承擔的責任。法律義務與法律權利相對應,是指法律規定的、以作為或者不作為的方式履行的對他人的責任。作為社會義務的一種,只有承擔法律義務的人履行法律義務,享有法律權利的人才能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法律義務的履行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作為,是指義務人實施積極的行為,如子女通過經常看望和提供財物等行為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等;另一種是不作為,是指義務人不得實施某種行為,如未經許可不得公開他人的隱私等。
相關推薦: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條評論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