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馬原10個考點,容易出分析題,大家要注意結合相關題目梳理。下面小編分享兩個材料分析題及10個考點,大家結合起來理解記憶。
考點1 意識觀
意識產生的條件;意識的本質: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
考點2 運動觀
物質和運動的關系;時間和空間的特性。
考點3 實踐觀、人與自然
實踐的特征;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分化和統一
考點4 聯系與發展
聯系的特征;發展的實質;判斷新事物的標準。
考點5 對立統一規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關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原理。
考點6 質量互變規律
量變和質變的關系
考點7 實踐和認識
實踐和認識的關系;認識的本質
考點8 真理的特征
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具體性。
考點9 社會發展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階級斗爭;革命;改革;科學技術。
考點10 剩余價值論
資本有機構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提高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
材料分析題1
材料1:
辛亥革命,則是在比較更完全的意義上開始了這個革命。這個革命,按其社會性質說來,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革命。這個革命,現在還未完成,還須付與很大的氣力,這是因為這個革命的敵人直到現在,還是非常強大的緣故。孫中山先生說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就是指的這種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材料2:
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五十年來,有它勝利的地方,也有它失敗的地方。你們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趕跑,這不是勝利了嗎?說它失敗,是說辛亥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趕跑,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并沒有完成。
——毛澤東:《青年運動的方向》
材料3:
現階段的中國革命究竟是一種什么性質的革命呢?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還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革命呢?顯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現時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已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這種革命已經過時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1.結合材料1和材料2說明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2.結合材料2和材料3,回答為什么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必然性?
參考答案:
1.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有偉大的意義: 第一,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革命。它****了清王朝,結束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第二,辛亥革命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共和國,制定了具有資產階級臨時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使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給封建主義以沉重的打擊,使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第三,辛亥革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 第四,辛亥革命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若干保護民族工商業的政策和措施,從而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第五,辛亥革命促使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的巨變。
2.①辛亥革命的失敗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的結束。新民主主義革命,只能是并且必須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是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無產階級的領導是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別。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五四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中國無產階級的一般特點和特殊優點使它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
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證明它滿足了歷史的要求,是歷史的正確選擇。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后,即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掀起大革命的高潮。在大革命失敗后吸取教訓開始獨立領導武裝斗爭、掀起土地革命的風暴,確立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中國共產黨在經過無數次的挫折之后,獨立自主地肩負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領導中國人民通過艱苦奮斗贏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比較終****了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完成了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第一項歷史任務,并為第二項歷史任務創造了前提,開辟了道路。
材料分析題2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步步進逼,封建統治日益****,祖國山河破碎、戰亂不已,人民饑寒交迫、備受奴役。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成為中國人民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
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為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撓的斗爭。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一次次抗爭,但又一次次失敗。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制度,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但也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事實說明,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舊式的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都不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要解決中國發展進步問題,必須找到能夠指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進理論,必須找到能夠領導中國社會變革的先進社會力量。
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斗爭中頑強求索的必然產物。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命運有了光明發展前景。
9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集中體現為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
請回答:
(1)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和推進的“三件大事”是指什么?其意義何在?
(2)結合黨成立以來的奮斗歷程和完成的三件大事,我們可以得出的根本結論是什么?
【參考答案】
(1)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第二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意義: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后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面貌煥然一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2)根本結論是:90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變革,中國人民命運發生的變化,其廣度和深度,其政治影響和社會意義,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事實充分證明,在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壯闊進程中,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
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為領導中國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溫馨提示:歡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試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30
2016.11
作文評分標準一直是考生寫作文之前思考的問題,為了考生英語寫作能考個好成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7考......
30
2016.11
關于法學法理學都可能考些什么呢?來看看小編整理的考點預測吧!......
30
2016.11
關于法學民法都可能考什么呢?來看看小編總結的預測吧!......
30
2016.11
最后沖刺備考階段,大家不要被怪圈所影響哦......
30
2016.11
距離2017考研初試越來越近,終極沖刺復習已經開始......
30
2016.11
考研數學,高等數學部分,導數是復習的重點,很容易出題,這部分內容該怎么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