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關于科學技術社會作用的一組材料:
材料1
馬克思曾明確指出“把科學首先看成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科學技術革命是“在歷史上起 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
材料2
愛因斯坦對科學技術的作用做過深刻分析,他認為:“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取決于工具。刀子在人類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來殺人。”
材料3
技術悲觀論認為,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類社會的“全球問題”,如人口增長過快、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枯竭、糧食短缺、失業、戰爭、民族文化的衰退等。克服目前存在的“全球問題”的基本途徑就是,減緩或者停止科學技術的進步,甚至恢復到不要科學技術的古代社會甚至原始狀態,實行經濟上的零增長。
材料4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認為,科學技術是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唯一決定因素,是劃分社會形態的主要標志。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會提供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手段和方法。
請回答:
(1) 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點是什么?
(2) 比較說明材料3與材料4的觀點的異同,井指出兩者的錯誤實質。
(3) 依據材料1說明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
【參考答案】
(1)材料1和材料2都肯定了科學技術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馬克思把科學技 術看成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是在歷史上起誰動作用的革命力量;愛因斯坦將科學技術當成一 種強有力的工具。
(2)材料3是技術悲觀論觀點,材料4是技術樂觀論觀點,兩者在本質上是一祥的,兩者都只是從科學技術出發。兩者的表現形式不同,技術悲觀論把一切問題都歸罪于科學技術,而技術樂觀論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歸結為科學技木。兩者錯誤的實質是:只見物不見人,沒有看到科學技術成果造福于人類,是科學技術單線論,或者說至上論。
(3)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和社會歷史發展推動作用的強大杠桿。第一,對生產方式產生 了深刻的影響: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在當代社會發揮著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改變了 人們的勞動形式;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導致產業結構發生變革。第二,對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第三,促進了思維方式的變革。總之,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溫馨提示:歡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試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歡迎關注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8
2016.11
2017年考研學子不可不知,10月8日這個重要的日子,這表明中國航天已歷經六十載的發展。文都教育帶您領......
28
2016.11
對于2017年考研的學子來說,意味著離考試剩沒有多少天了,我們要繼續努力,好好復習。下面為您復習下“......
28
2016.11
2017考研政治:下面帶大家一起回味女排精神,在考研政治中學習女排精神,用女排精神為考研學子加油助威......
28
2016.11
2017考研政治:今年一個名叫“供給側改革”的詞榮登熱搜,一時間大家對這個詞的好奇程度與日俱增,成為......
28
2016.11
2017考研準考證打印時間為12月15日-26日(24小時開通),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
28
2016.11
準考證打印是考研報名的重要事件之一,為了防止考生出錯誤,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7年考研報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