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寫過的文獻資料是考研政治的重要出題點,大家要注意總結和記憶,比較好的記憶方法就是按照毛澤東思想的形成過程來記,下面為大家歸納總結。
(1)萌芽時期(1924-1927):《國民革命和農民運動》指出農民問題是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
(2)初步形成時期(1927-1935):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澤東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存在?》《井岡山的斗爭》,論證了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并發展的主客觀條件,提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主要內容:建立紅色政權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國革命中的作用;闡述了中共領導的紅軍和小塊紅色區域存在發展的可能性1930年《反對本本主義》: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中國革命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標志著黨的獨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3)成熟時期(1935-1945):
1938年《論新階段》比較先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1937年《實踐論》《矛盾論》對黨的思想路線作了系統論證。
1941年《改造我們的學習》對實事求是科學含義作了馬克思主義界定。
1938年《戰爭和戰略問題》把中國革命只能靠武裝斗爭解決問題作為革命道路確立下來。
1939年《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科學概念和總路線內容。
1940年《新民主主義論》闡述了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文化1945年《論聯合政府》把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綱領進行了具體闡述。
《論持久戰》提出持久抗戰總方針。
(4)繼續發展時期(1945-1949):
《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1948)。主要內容: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建立新中國的偉大綱領。主要內容: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經驗作了集中概括。
(5)進一步發展(1949-1976):
《論十大關系》(1956年)——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探索。
主要內容:提出了“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中心思想。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年)——主要內容:明確提出了社會基本矛盾的概念,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提出了兩類社會矛盾的學說,闡明了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的方針和方法。
溫馨提示:歡迎加入2017年研究生考試QQ交流群:371909432;2018年考研QQ交流群:415272847
歡迎關注研究生公眾賬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