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史綱知識點3:反侵略/民族意識覺醒
已經立秋的天氣還是火熱,正在考研的小伙伴是不是也保持住了那顆持久的心,小編為2017考研的各位準備了史綱中的知識點,小伙們趕快拾起來放進腦海里吧。
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
19世紀70至80年代,帝國主義列強從侵占中國周邊鄰國發展到蠶食中國邊疆地區,使中國陷入“邊疆危機”。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爭奪和瓜分的圖謀,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后達到高潮。帝國主義列強之所以沒有能夠實現瓜分中國的圖謀,它們之間的矛盾和互相制約,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
反侵略斗爭的失敗及其原因
從1840年至1919年間,中國人民對外來侵略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反抗,但是,都是以中國失敗而告結束的。其原因有:社會制度的腐敗是根本原因;經濟技術的落后是近代中國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民族意識的覺醒
鴉片戰爭以后,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戰爭以后,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開始普遍覺醒。
(1)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和早期的維新思想。①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他組織翻譯《地理大全》,編成《四洲志》一書。②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和科學技術,以期富國強兵,抵御外國侵略,開創了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新風。③19世紀70年代以后,王韜、薛福成、馬建忠、鄭觀應等人不僅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同時也要求吸納西方的政治、經濟學說。
(2) 救亡圖存和振興中華。1895年,嚴復在《救亡決論》一文響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號。在甲午戰爭后,嚴復翻譯了《天演論》,他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進化論思想,為這種危機意識和民族意識提供了理論根據。1898年有人繪制的一幅《時局圖》,更是形象地表現了當時中國面臨的瓜分危局。孫中山1894年11月在創立革命團體興中會時喊出了“振興中華”這個時代的比較強音。
考研進行的如火如荼,時間緊任務重,小伙伴們要穩住心神,按照計劃執行,考研政治需要不斷的積累背誦,文都考研會陪著大家一起進步。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史綱知識點2:雙半社會/反侵略 已經立秋的天氣還是火熱,正在考研的小伙伴是不是也......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史綱知識點1:鴉片戰爭/侵略中國 已經立秋的天氣還是火熱,正在考研的小伙伴是不是......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課本梳理(二十四):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 考研的你看見暑假已經來到的樣子,......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課本梳理(二十三):鄧小平南方談話 考研的你看見暑假已經來到的樣子,會不會想放下......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課本梳理(二十二):三步走”發展戰略 考研的你看見暑假已經來到的樣子,會不......
15
2016.08
2017考研政治課本梳理(二十一):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考研的你看見暑假已經來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