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熱點解析:“南海仲裁”案的前世今生(二)
這兩天有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幾乎達到了全民討論的地步,這就是南海仲裁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2017考研政治出題的熱點,所以考生一定要對“南海仲裁”這個問題的前世今生全面了解。上一文我們說到了“南海仲裁案”事件的發展過程,今天文都考研政治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關于中國南海的歷史淵源。
中國南海的歷史淵源
中國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就連小學生都知道我國領土的比較南端是曾母暗沙。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中國比較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的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比較早并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確立了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相關權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中國收復日本在侵華期間曾經非法侵占的中國南海諸島,并且恢復行使主權。中國政府為了加強對南海諸島的管理,與1947年審核修訂了南海諸島的地理名稱,編寫了《南海諸島地理志略》和繪制了標繪有南海斷續線的《南海諸島位置圖》,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來,堅定維護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領海的聲明》、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以及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等一系列法律文件,進一步確定了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歷史主權與“九段線”
仲裁庭認為,它對于當事雙方涉及南海的歷史性權利和海洋權利淵源的爭端具有管轄權。在實體問題上,仲裁庭認為,《公約》對海洋區域的權力做了全面的分配,考慮了對資源的既存權利的保護,但并未將其納入條約,因此,仲裁庭得出結論,即使中國曾在某種程度上對南海水域資源享有歷史性權利,這些權利也已經在與《公約》關于專屬經濟區的規定不一致的范圍內歸于消滅。仲裁庭同時指出,盡管歷史上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航海者和漁民利用了南海的島嶼,但并無證據顯示歷史上中國對于該水域或其資源擁有排他性的控制權。仲裁庭認為,中國對于“九段線”內海洋區域的資源主張歷史性權利沒有法律依據。
中國行為的合法性
仲裁庭接下來審議了中國在南海行為的合法性。在認定特定區域位于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的基礎上,仲裁庭裁定中國以下行為違反了菲律賓在起專屬經濟區享有的主權權利:一是妨礙菲律賓的捕魚和石油開采;二是建設人工島嶼;三是未阻止中國漁民在該區域的捕魚活動。仲裁庭還認為,菲律賓漁民(如中國漁民一樣)在黃巖島有傳統的漁業權利,而中國限制其進入該區域從而妨礙了這些權利的形式。仲裁庭進一步認為,中國執法船對菲律賓船只進行攔截的行為非法地造成了嚴重的碰撞危險。
以上,是仲裁庭對于南海問題的裁決。但是這些仲裁的結果是建立在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的非法行為的基礎上的,因為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根據中菲雙邊協議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南海爭端的問題應該由當事雙方協商解決,不涉及第三方。而菲律賓方面在未與中方協商的情況下單方面提出仲裁,因此仲裁庭的仲裁缺乏法律效力。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7
2016.07
2017考研政治熱點解析:“南海仲裁”案的前世今生(一) 這兩天有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
17
2016.07
2017考研政治暑期熱點之“三峽”抵萬年洪水 小伙伴們開始考研政治科目的復習了嗎?必......
17
2016.07
考研政治復習:關于“七七事變”,你該了解的事 7月7日“七七事變”紀念......
17
2016.07
2017考研政治時政熱點:暑期熱點攻略7.14 一、國內時政熱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13日發表《......
17
2016.07
2017考研政治復習考點 馬原政治經濟學 2017考研小伙伴們,你們的政治復習打響第一槍了嗎?翻開......
17
2016.07
2017年考研政治時政——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9周年 2016年7月7日,按照中央統一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