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政治馬原常考古句匯總
考研政治在考察馬原部分中,經常會考察一些古句中包含的哲學原理,考試吧考研網整理了常考的一些古句,2017年考研的同學可以全面了解一下。
1.“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范縝的這句話承認了物質決定意識,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只是一種猜測,缺乏科學依據,過于簡單化。
2.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荀子的這句話表明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它既不因有了堯這樣的杰出人物才存在,也不因出現了桀那樣的暴君而消失。這句話體現了規律是客觀的,客觀性是規律的根本特點,它的存在不依賴于人的意識。
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的這句話指的是禍與福相互依存,互相轉化。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是矛盾雙方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這句話體現了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這句詩的意思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發展是前進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這句詩體現了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展的總趨勢。
5.“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這句詩意思是說,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實踐還為認識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這種可能變為現實。這句話體現了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強調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這些古句都體現了事物發展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即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考生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一個量變的積累過程;二是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6
2016.06
據了解每年考研政治都會涉及到很多國內外時政要聞,相信2017年考研也不會例外,下面我們就給大家整理了......
04
2016.06
2017考研政治復習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樣復習 考研政治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分為三部分......
04
2016.06
2017考研政治時政—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六)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
04
2016.06
2017考研政治時政—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五)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
04
2016.06
2017考研政治時政—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四)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
04
2016.06
2017考研政治:怎樣從辛苦的背書中解脫出來 在考研政治復習中,同學們最頭疼的就是記憶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