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理重難點解讀:內容和形式
內容和形式揭示事物內在要素同這些要素的結構和表現方式的關系范疇。內容是構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總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礎。形式是內容諸要素相互結合的結構和表現方式。事物的形式往往有兩種:一是和內容不相關的非本質的外在形式(一本書可以是精裝的也可以是平裝的),二是和內容密切相關的本質的內在的形式(一本書或一部作品的體裁、結構、風格、語言等等)。
內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內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內容,沒有無內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純粹的內容。事物的內容是無限豐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容。當形式適合內容時,對內容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當形式不適合內容時,對內容的發展起著消極的阻礙作用。
在把握內容和形式這對范疇時,既要重視內容,根據內容的需要決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創新;又要善于運用形式,發揮其積極作用,利用和創造必要的形式,適時地拋棄與內容不相適應的形式。
學習和掌握唯物辯證法的范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這些范疇反映了自然、社會、人類思維的普遍本質聯系,是人類認識世界取得的重要認識成果;是人們分析和思考事情、建立科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思維工具。學習和掌握這些范疇有助于我們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與能力。
【知識點講解】
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內容和形式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無內容的形式或無形式的內容都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體。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區,同一歷史內容往往可以有多種形式加以表現,同時歷史上也有許多形式相同、內容不同的歷史現象。
2.案例或記憶方法
(1)手工作坊這一經濟形式對應的內容是手工作坊主剝削幫工、學徒,體現了封建剝削關系,而與手工工場這一經濟形式對應的內容是手工工場主剝削雇傭工人,體現了資本主義剝削關系。這說明內容和形式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2)同樣在農村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農業資本家,在英、德、美、日卻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英國是新貴族,德國是容克地主,美國是種植園主,日本是新興地主。這說明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區,同一歷史內容往往可以有多種形式加以表現。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2
2016.06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知識要點梳理(2) 在考研政治試卷中毛中特的知識點占比30分。毛中特共分三部......
02
2016.06
據了解每年考研政治都會涉及到很多國內外時政要聞,相信2017年考研也不會例外,下面我們就給大家整......
01
2016.06
2017年考研政治馬原復習方法是這樣噠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分為三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
01
2016.06
2017考研政治備考:2016年6月1日時事政治新聞 【國內部分】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
01
2016.06
2017考研政治備考:2016年5月31日時事政治新聞 【國內部分】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
01
2016.06
2016考研政治難點解讀: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 真理與價值的辯證關系是政治考試的重難點,很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