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類考研福利——東方文學史知識框架
在外國文學史部分,上一期我們推出了西方文學史的知識框架,不知道各位考生掌握得怎么樣?對于考文學類大綜合的考生,我一直覺得很辛苦,尤其是外國文學史部分的復習,作家作品名字長到記不住,比如車爾尼雪夫斯基這樣的作家名。所以,記住作家作品的名字是第一步,接下來梳理知識框架,再用知識框架去落實到每一部作品,去記憶作品里的主人公名字、作品涉及到的地名等。接下來,我們來整理外國文學史的另一部分,東方文學史。
東方文學史按照發(fā)展的時間階段,可以分為4分時期來記憶:
(一)古典時期
1.神話
古典時期的神話主要包括原生態(tài)神話和次生態(tài)神話。
2.史詩
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印度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
3.詩歌
詩歌部分,有日本的大家松尾芭蕉,印度的《時令之環(huán)》《云使》等。
4.戲劇
《舞論》、《風姿花傳》是比較重要的作品。
5.散文:《古蘭經(jīng)》、《源氏物語》等。
(二)世俗化時期
1.民間文學:《往世書》、《佛本生經(jīng)》、《五卷書》、《百喻經(jīng)》、《卡里來和笛木乃》等。
2.市井文學:日本的歌舞伎、凈琉璃、假名草子、浮世草子、《一千零一夜》、“馬卡梅”等。
(三)近代化時期
1.初期兩大思潮:啟蒙主義和民族主義。
2.西方文學思潮東方化;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自然主義。
3.東西方文化對接的大作家:日本的夏目漱石、印度的泰戈爾、黎巴嫩的紀伯倫。
4.近代文學的分化與終結:東方無產(chǎn)階級文學、東方早期現(xiàn)主義文學(唯美主義、新感覺派、創(chuàng)造派、廢墟派、白潮派)。
(四)世界化時期
1.現(xiàn)代主義的發(fā)展與現(xiàn)實主義的繁榮
東亞戰(zhàn)后派、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發(fā)展、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繁榮。
2.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的融合中走向世界
日本的川端康成和阿拉伯的馬哈福茲是這一文學融合的代表。
東方文學在文學史中,相比西方文學史來說,考察的力度相對會小一些。正因為如此,同學們經(jīng)常會以西方文學史的復習為重點,對東方文學史的復習不到位。比較后的結果就是,丟分比較多的部分,反而是東方文學史。這樣是不可取的,需要我們權衡各個科目的復習,包括之前的古代文學史、現(xiàn)代文學史、當代文學史、西方文學史,各科的知識框架,需要考生重復、反復。文科復習的唯一捷徑就是重復,加油!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