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馬原理重難點:事物存在的質、量、度
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
質是一事物成為其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事物質的規定性是由事物內部矛盾的特殊性所決定的。事物的質是通過屬性表現出來的,屬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聯系中表現出來的質。認識質是認識和實踐的起點和基礎。只有認識質,才能區別事物。
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關系表示的規定性。認識量的意義:一是,認識事物的量是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只有認識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質。馬克思認為,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二是,只有正確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確估計事物在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因為同質的事物由于數量不同,在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質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數。
質和量的統一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圍、幅度和限度。它的極限叫關節點,超出了關節點,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質量統一。認識度才能確切地把握事物的質,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認識度才能為實踐活動提供正確的準則即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
【知識點講解】
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區別“度”與“關節點”: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指的是一個區間或范圍;而關節點是度的兩端,指的是兩個點。
2.案例或記憶方法
適度原則:指的是實踐活動中,要在適當的范圍內,防止“過”或“不及”。
比如男生與女生握手時,握的時間、力度都要適可而止。時間太短、用力太輕不熱情,給人不尊重的感覺;但時間太長不肯放手就又是對人家的侵犯了,用力太重會把人家的手弄疼。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9
2016.05
政治時政:習近平亞信第五次外長會議開幕式上講話 2016年4月28日,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
09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思修與法基命題方向指導 很多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其整體架構的把握,結......
09
2016.05
2017考研政治5月份如何提高復習效率 在備戰初期,很多同學關注考研政治的復習方法,以下是勤思......
08
2016.05
2017考研政治:關于馬原,你知道怎么對付嗎? 2016考研已經過去了,根據各類考研專家分析,對......
08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思修與法基掌握27個基礎知識 考研政治科目的復習,首先必須要對每個大的科目知識......
08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思修與法基考點精講 思修與法基是考得比較靈活的一個部分,以下勤思教育就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