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歷年真題知識點透析:大革命的特點
國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與國民黨進行第一次合作時進行的,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四章中國的一個重要考點,一方面,可以考查其中具體的考點,同時可以和國共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戰爭時期進行比較,2013年考研政治多選題第27題就考查了大革命的特點。
題干: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規模宏偉,內涵豐富。與辛亥革命相比較,其不停電在于( )
A.它廣泛而深刻地發動了工農群眾
B.它的主要斗爭形式是武裝斗爭
C.它的革命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
D.它是在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統一戰線的組織下進行的
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這也加快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步伐。1925年,以五卅運動為起點,掀起了全國范圍的大革命高潮。當時,北洋軍閥統治者全國大部分地區,1926年,以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為目標的北伐戰爭開始,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全國形成了歷史上空前廣大的人民解放運動,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收到嚴重打擊。
1925年至1927年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群眾的動員程度更為廣泛,斗爭的規模更加宏偉,革命的社會內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稱作大革命。
由上述內容再來看2013年的這道題目,比較大革命與辛亥革命的不同,A選項“廣泛而深刻地發動了工農群眾”符合大革命的特點,而辛亥革命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所以選項不是辛亥革命的特點,為正確答案。B選項“主要斗爭形式是武裝斗爭”是大革命的特點,而辛亥革命則也是有武昌起義掀起了革命的高潮,也是采用的武裝斗爭的形式,因此B選項是共同點。C選項“革命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正是大革命社會內涵更深刻的表現,辛亥革命是以推翻清王朝為目標的,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因此C選項也是兩次革命區別的地方。D選項“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統一戰線下進行的”符合大革命的特點,正如前文所講的,國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國革命前進代表㞏,由此才發動了北伐戰爭,而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辛亥革沒那個爆發于1911年,不存在國共合作的條件,因此D選項也是兩次革命的不同之處。
此道題目是典型的比較型命題,這就要求考生不僅掌握各自知識點的內容,同時也要能夠將兩者進行比較,找到其中的共性或者區別,這也考查了考生綜合分析能力。史綱中海油眾多這樣的考點,需要考生認真總結。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4
2016.05
考研政治歷年真題知識點透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第三章的主......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時政:習近平考察小崗村,重溫中國改革歷程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行驅車......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時政:習近平就政法隊伍建設做出重要指示2016年4月25日,全國政法隊伍建設工作會議25......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時政: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 2016年4月24日上午,習近平向烈士紀念塔敬獻......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時政熱點:2016年4月24日 2017考研基礎階段的復習至關重要,如果在基礎階段的復習......
04
2016.05
2017考研政治時政熱點:2016年4月22日 2017考研基礎階段的復習至關重要,如果在基礎階段的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