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擇校的過程中,我們基本會面臨兩種困境:一種是遵從興趣引導,只選自己眼下喜歡的,完全不考慮將來的就業生計問題;另一種是利益至上,只選目前最有前途的,徹底壓下內心涌動的興趣因子。作為下定決心要考研的我們,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便是選擇一所令自己感興趣且有美好前程的院校專業。那么,究竟又該如何正確選好一個考研院校呢?下面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對本專業多些理性的思考
都教授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同學:剛進入大學時對自己的專業興致勃勃,充滿激情,感覺終于選對了一生要奮斗的方向。結果一年半載下來,又發現自己對國際政治更感興趣了。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首先搞明白:自己的興趣點究竟在哪?
其實,興趣這種事,引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接觸時間長了,也就成了興趣"。因此,當我們真的一時無法確定自己的興趣點時,不妨再堅持一下。也許,你會看到:其實現在學的專業也沒有預想的那樣糟糕,有些時候學著還是挺有趣的。
興趣是指導但不能主導
有句話叫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固然指出了興趣在我們做事方面的積極促進作用。但興趣就像理想,它可以引導現實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但從現實走到理想,這中間需要完成的是一次"鯉魚躍龍門"的質變,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和能力來實現這種蛻變。
因此,在擇校這種重要事情上,我們可以適當參照下個人的興趣愛好,但不可完全讓興趣主導自己的選擇。否則,當你真正步入社會,謀求職場生存之時,才會深刻領悟到興趣并不等于前途的慘痛教訓。
試試選擇那些兩者結合的專業
當然,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將個人的專業興趣和未來的發展前途完美地結合起來呢?辦法當然有。正所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會萌生市場"。當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關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策略。他們往往會將傳統專業與未來的發展趨勢專業相結合,推出一個復合型專業。
如果你對統計感興趣,又想謀求一個有發展的專業,那么統計與大數據就非常契合;倘若你對新聞敏感,又想將來有不錯的發展,那么財經新聞、大數據新聞、傳媒經濟等專業都是你值得考慮的選擇目標。
在考研的準備當中,擇校是首先要解決的一大難關。我們應該拋棄盲目、任性的沖動式決定,多些理性的思考,多些對未來的規劃。考研,不僅僅是一場入學考試,更是一次人生的轉折大考。興趣+前途,才是我們應該歸屬的流派。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