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對象:
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研究所研究生部趙劍峰
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鄧馨
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研究所研究生李彩虹、余蓉培、陳捷、徐陽陽、張樂新
《求學·考研》:與高校相比,植物研究所在培養研究生方面有哪些不同?
鄧馨:第一,是氛圍不同。在高校里的活動比較多,但與科研或專業的關系不一定緊密;而在研究所的活動則比較集中于科研方面,專業也比較集中,可以提供一個比較有利于做科研的氛圍。
第二,研究所的培養目的比較明確,博士畢業生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去科研院所或高校等事業單位工作。
第三,教學理念不同。植物研究所是科研和教育并重,而高校是教育與科研并重,在對科研的重視中,比研究所略遜一籌。中科院的師生興趣范圍更加集中,學位論文的優秀比例也比較高。
《求學·考研》:植物研究所在研究生的招生過程中,除了專業成績,學校還注重考生哪些素質和能力?
鄧馨:首先是品質、為人,其次是科研興趣,再次是基本知識、實驗技能。關鍵還是學生要積極上進。比如我的一個學生劉霞,她是煙臺師范學院畢業的學生,而且是專升本學歷。但是她上進心很強,也很努力,畢業的時候進步十分顯著,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招生時老師有兩種心態:一方面,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比較好,比如態度認真、為人處世較為得體,但是在科研能力上仍比較欠缺,這時,導師就會考量他的可塑性怎樣。如果像劉霞那樣,勤奮好學,可塑性強,導師還是會比較欣賞并接納她。另一方面,一個學生專業能力十分優秀,他之前所在的院校軟件和硬件條件都比較完善,所以他的實驗等動手操作能力會比較強。這時,導師會比較放心,樂意接納這樣的學生。
《求學·考研》:中科院是培養高精尖科研人才的搖籃,那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優勢,又有哪些熱門專業呢?
趙劍峰:我們所的優勢就在于植物學及其相關專業。我所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兩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和一個所級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都很有特色。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植被與環境變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植物學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曾經獲得了三次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并在nature等頂級刊物發表了數篇論文。兩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分別為植物分子生理學重點實驗室和中科院光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光生物學是全國唯一一個以光生物學命名的重點實驗室。資源植物研發重點實驗室是剛剛成立的新實驗室,活力很強,帶頭人是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我認為植物研究所是中科院環境比較優美的研究所,地處美麗的香山腳下,還擁有“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多個稱號的北京植物園。
對于熱門專業來說,在生物學研究中,是以基礎研究為主,所以無所謂熱門專業。
《求學·考研》: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近幾年的報考情況如何?哪些專業競爭比較激烈,報錄比大概是多少?復試線呢?
趙劍峰:近幾年的報考情況還是比較火熱的,各個專業的競爭都比較激烈,報錄比大約是2.5:1,也就是說2.5個考生報名考植物所就有1個進入植物所攻讀研究生。至于復試線,每年會略有差異,一般總分在320左右。我認為不能只考慮復試線的問題,還一定要考慮復試比例的問題。我所嚴格按照國家的要求,復試比例為120%,只要能夠達到復試線,能夠進入我所讀研究生的希望就非常大了。
李彩虹:我覺得競爭還是很激烈的,有很多想繼續深造的同學都十分心儀中科院植物所。我的本科是在山東農業大學就讀的,當時我們學院就有二三十個考中科院植物所的同學,而且有幾位同學都考一個方向,甚至報考一個導師,大家壓力很大。
《求學·考研》:中科院是科研院校,更偏重學術研究,那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的就業主要面向哪些領域?
陳捷:我舉一個身邊的例子。我的一個師姐,她是我所發育生物學專業的博士生,現在在農業部工作。她碩士畢業后曾在歐洲工作三年。但是她特別喜歡搞科研,后來她又回來考劉老師的博士研究生,畢業之后她有三個去向,第一去向是留在研究所,第二個去向是在大學當老師,第三去向是去農業部工作。比較后她充分衡量生活、家庭等方面條件,決定去農業部工作。我覺得從我們所出來的人,基礎知識過硬,人際交往能力、交流能力都很強,學姐的事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求學·考研》:作為中科院的老師,在培養學生方面,您有何體會?
鄧馨:從工作特點來講,我們要坐班,要手把手地教學生,所以在學生的學位論文中,有老師的許多心血。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相互受益。
從教授特點來講,我們一方面著重基礎研究,另一方面著重引導學生關注前沿問題。我們基本上是在科研一線,和學生一起工作。我們還會讓學生獨立申請項目,給學生創造機會做學術報告、做交流,等等。
《求學·考研》: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學生與導師的關系怎樣?
鄧馨:學生和導師的關系十分融洽,導師在學習和生活各方面關照學生。有些老師還會給學生做些職業規劃,和學生打成一片,每位老師都特別尊重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在接人待物方面,老師也會以身作則,教導學生。在學術方面,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就比較高。如果學生在某些問題中的見解和老師的觀點不同,老師也會尊重學生的想法,在共同討論中解決問題。
《求學·考研》:在植物研究所除了科研,還有哪些豐富生活的活動?
徐陽陽:有很多,比如周末舞會、卡拉比賽、籃球、羽毛球比賽、登山比賽、拔河比賽、棋牌活動等,基本上高校有的我們都有。而且我們研究生公寓里有專門的活動室供學生使用。我們可以在那里做想做的事情,例如打牌、看電視、聊天等。
陳捷:以我們研究生會來說,分不同部門,每個部門都會承擔一兩個活動,這樣學生有很多機會參與,專業性的活動會更深入,針對性會更強。比如我們的文藝晚會,科普活動,生活部提供大家的生活小貼士,發放蟑螂藥等活動,每個月都有好幾種活動。這些都表明,雖然我們是在一門心思做科研,但是我們的生活依然很豐富。
余蓉培:我再補充一點,我們學校有BBS論壇,同學們都很樂于在論壇上發表自己的言論和看法,植物所相對開放,言論也相對自由。
采訪手記
植物研究所:不只是適合考研
又一次來到香山,這次不是游玩,而是采訪。剛下車就感受到一種安寧而歡樂的氣息。植物所里有個植物園——中科院北京植物園。在這里,我比較喜歡大如碾盤的蓮中之冠——王蓮和蓮中之比較長壽者——蘇醒開花的千年古蓮。
采訪后,我和植物所的老師和同學一起來到了紫薇園,那里有一個歐式的小木屋,是1993年拍攝電視劇《東邊日出西邊雨》時留下的道具,十幾年來已經改造成了為游人提供休息餐飲的會所,非常有特色。
半天時間,從對植物所的了解和與植物所師生的聊天中,我感受到植物所不僅是做研究的地方,更是值得將自己比較美的年華留在這里的地方。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