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網上看到很多關于考研復試的消息,其中話題的焦點多在某些高校明確提出非“211”“985”院校的考生不要。隨即教育部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要做到“三個嚴禁”:嚴禁發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嚴禁發布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性別、戶籍、學歷等歧視性條款的需求信息,嚴禁發布虛假和欺詐等非法就業信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
感謝教育部,作出了及時的反應。再借用一下本人在微博上看到的觀點:“211”,“985”這類不公正的教育分級制度不就是教育部提出來的么?
“211”“985”計劃是不是引起了教育不公暫且不討論,作為一個大學生的我不敢妄加評論?墒枪P者卻忍不住質疑,這規定到底有沒有實際的作用?
誠然,定下這條規定之后,高校必定對這個敏感話題保持緘默,誰也不敢公然以這樣的理由來拒絕某位考生。可是錄取的時候呢?他們大可以一看履歷,然后拋棄“非貴族”背景的考生,或者在面試的時候刻意刁難……各種各樣的具體操作,大概不用筆者在此贅述?墒枪P者認為,重點大學出身又能說明什么問題呢?能上重點大學無非說明這個人高考成績不錯。重點大學一樣有不努力的學生,非重點大學同樣也有勤奮的學生。而在筆者看來,非重點大學的學生崛起得顯然要更加艱難,更有含金量:沒有“貴族”的背景會更加珍惜每一個機會,放低自己的姿態;在一個并沒有那么多高手的環境下提升自我,需要更多的自律。
背景,應該僅僅是一個參考標準,并不能作為決定性因素。作為一個非重點大學出身,并且“拼爹”還拼不過別人,完全不是利益既得者的筆者說話,自然是人微言輕。有人大可以嘲笑說:“這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沒有真正的實力才會說這樣的話。”
是的,很多人沒有那雙隱形的翅膀,或許真的不配擁有金光燦燦的夢想。而人們似乎早對這些不公平現象早已司空見慣:北京的孩子上的學校是教育資源比較好的,而相比之下,別的地方的孩子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高考號稱比較公平考試,可是高考錄取呢?北京的孩子可以輕輕松松的踏入所謂的名校就讀,別處的孩子擠破腦袋都擠不進去;如今好不容易考個研究生,付出了心血和努力,想要追求夢想,相信未來,結果被一句“本科不是211,985院校不收”打回原形。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3
2013.04
在北大的一個宿舍里,文化執法工作人員查獲大量非法出版物。本報記者蒲東峰攝 “我就是小......
23
2013.04
4月21日,清華大學宣布啟動“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項目主任、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
23
2013.04
金融學研究生排名名單具體如下,請考生查看: 1.人民大學 考研難度:難(公平,招生規模不大 ) ......
23
2013.04
加拿大研究生留學生申請必須注意的3+3。......
23
2013.04
在職研究生教育日趨火熱,報考人數逐年遞增,一些名校名專業報考人數連年居高不下,也呈現出良好的......
23
2013.04
在職研究生是目前比較常見的讀研方式,有職場白領,也有剛畢業的學生(個別院校已經放寬工作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