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2013年1月5日,管理類聯考剛剛落下帷幕,在此回顧一下歷年的聯考邏輯考試,跨考教育專碩教研室劉玉芳老師總結邏輯試題的變化過程以明確命題趨勢,為即將參加2014年度考試的同學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參考借鑒。
以下從四個維度對歷年的聯考邏輯試題進行解讀:
第一,從考題數量與分值來看,1997年直到2002年,邏輯考試基本上為50題,每題1分,共50分,與語文同卷。從2003年到2004年,邏輯考試基本上為25題,每題2分,共50分,與數學、寫作同卷,稱為綜合能力考試。2004年10月份開始至今,邏輯考試為30題,每題2分,共60分,與數學,寫作同卷,稱為綜合能力考試。
第二,從考題的難度上看,邏輯考題從1997年直到2000年間難度是逐年加大的,到2000年后難度基本固定,2009年增加考試的專業之后,難度繼續增加,2013年尤甚。同時命題者可以通過增加閱讀字數等手段,提高難度。比如把題干設計得很長,特別是總有一些題非常“繞”,讓你讀了半天還不知道什么意思。
第三,從題型來看,邏輯考試支持、削弱、結論和解釋這四大類題型作為考試的主流題型,近年大致占到整張試卷的80%以上,而且結論型在2012年和2013年甚至達到19個,因為演繹推理的分量逐漸加重,難度增加。
第四,從出題范圍來看,聯考邏輯試題涉及的內容及其廣泛,各方面均有涉及。但在解題時并不需要考生掌握試題所涉及內容或學科的專門知識,試題只是借助這樣的背景而已,所以解題時只需要用你的邏輯常識和思維能力就可以了。具體說就是要求考生在理解題目內容的基礎上,著重關注這些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或者是它們所體現、所承載的邏輯形式,并對這些邏輯關系或邏輯形式做出思考、評價和選擇。
三步突破聯考邏輯解題
邏輯備考的第一步,應當是仔細閱讀一下考試大綱,了解一下聯考邏輯考試的特點,針對自己現有的基礎進行有效的備考,力爭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起到比較好的復習效果。著重要領會聯考考試的性質、要求、內容以及形式。了解大綱,心中不慌,這樣無論復習還是考試,心里能夠有底,也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復習計劃和考試策略。
邏輯備考的第二步,應該找到一個好的輔導老師。一個好的輔導老師在聯考邏輯考試中的地位和作用何在呢?應該說其作用就體現在指導考生適應考試特點,幫助考生建立系統規范的解題思路,引導考生經過科學訓練提高解題的熟練程度和準確程度,讓考生少走彎路,事半功倍。
邏輯備考的第三步,科學地訓練解題。我國的聯考入學考試的邏輯科目并不考察邏輯學的專門理論知識,而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邏輯素質。所謂素質,是指一個人的思維推理能力。所以,練習的重點在于運用。經過科學的解題訓練,考生會感到確實能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對自己今后的學習工作很有幫助。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