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選前的思考
很多選擇讀研的人,特別是圈子里面的女生,都有閱覽過人人上傳載的這篇文,有交流過,也有看完默然轉發給下一個研友。這篇壇文是默默的道出了許多女生讀研后將要面對的成本學。
—— 轉載自人人網《女生讀研的成本》節選
昨天的講座中,有一個女孩子問“考研的機會成本”,呂萍脫口而出:我不建議考研。
考研在經濟上的機會成本很容易計算:本科畢業,比較差也可以獲得15000元至20000元的年薪,而選擇讀研,這些錢不能收入外還要交學費。所以,三年下來5萬的差距是一定有的。
考研在時間上的機會成本對于女生就更為重要,如果你選擇讀研,25歲畢業,單位已經在害怕你會不會馬上要結婚生子,有些還會有協議要求你3年內不要生孩子,為了事業,很多女研究生都選擇了不要孩子先拼事業,而研究生的經歷并不能替代你的“學徒期”,因為你不可能在岸上學會游泳。結果一晃到了30歲,這時如果你選擇事業,你或許可以完成你的第一跳,但是你的代價是你注定要做一個“高齡產婦”,而如果你選擇家庭,那么你的職業生涯就會被打斷。30歲以后,等你小孩3歲時,你也失去了重新被重用的機會,因為很多比你年輕能干的新人早就替代了你的位置。或者那時候的你會再去選擇讀博,呵呵。有些人就因為如此,一直拖到35歲后才生小孩子,不知家里的男人會怎么想?而且當你50歲的時候,就會碰到“更年期媽媽”和“青春期孩子”的可怕沖突。
而在女高男低的婚姻中,不安定的成份幾乎是注定的。所以,假如你不是因為真的很想在這些專業上有所深造,建議你考研前先找到一張“長期的飯票--一個比你強而且愿意一直等你的男人”,話說回來,有了長期飯票,你還考啥研啊?找個工作,相相夫教子不好么?
相對人生的戰斗,考研,只是其中的一場選擇。
考研前的我看完后默默的關掉網頁,因為面對又是千軍萬馬廝殺的一場戰斗,我要把握好思考的度,打完這場仗。
戰斗結束了,選擇繼續深造的人,會在正負面情緒的混雜中思考讀研的成本和規劃人生成本。
任何選擇都有成本說,難道只有讀研這條路會有如此多現實問題?貌似負影響的虧本學怎么都經不起推敲?
為什么你會選著讀研?我敢肯定的是,每個執著于此的人對人生無疑是還有遺憾的,對本科學校學歷的不滿意,由于本科專業的狹窄而影響就業,或者是就業中發現學歷不足,或者更多其他原因。
著眼于每個研友,難道沒有計算成本問題嗎?實際上是有,并且在努力彌補虧本面。
關于經濟成本,成績優夠上公費,學期間為導師做課題,兼職打工都可以解決;
關于青春的成本,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算25歲畢業算很保守,這條路上很多二戰三戰的學生,面對年齡問題,都不可回避。對于女生來說,既選擇了用三年來來投資自己,又怎會錯付情意給一個視自己年齡偏大為恥,教育水平高于自己為辱的男人;
關于比較佳生育期,醫學提倡28周歲,但也視個人身體情況而定。現在的醫學水平漸高,高齡產子的危險是降低了,但是考慮到胚胎素質會否輸在起跑線上,這可以在研究生的環境里互補——高等的學術環境可以提高父母的個人素質,良好健康的生活環境是身體夯實的基礎。很多機構在評析養育天才寶寶的父母素養因由上:高學歷,高智商,高教育方式起點,都被列入影響范圍。試想博士生,研究生在教育子女上是否更有優勢?學歷決定你為孩子創造的教育起點首先就要優人一等。長遠來看,你與研究生同學先后組成家庭,相繼出生的孩子結伴成長。對于孩子來說,近朱者赤,能與一批高教育家庭背景的“發小兒”一起成長,將他一生的財富。
關于職業生涯,誰說研究生經歷不能成為“學徒期”。相對于就業來說,讀研就是一次高回報的投資。就業的“學徒期”早在入學擇導師時開始,“師傅”們不是該領域內學有所成的教授,就是學富五車的泰斗。能與之完成一項國家級或省級的項目,與在就業中獲得的經驗至少是等量齊驅的,或前者在相關領域的學術上更大的意義。
about青春
回想當年因為落跑而失之交臂的留學人生后面,接踵而來的是地獄十八層次的高中生活,就該不寒而栗。落跑事件對我的改變,現在來看,總是有那么一點荒謬,是真的很荒謬。
那些年,在渾渾噩噩的狀態中,每個會讀書的人,為自己的未來在地獄十八層里煎熬著,還有每個不那么會讀書的人,總是變著花樣給自己洗去化學方程式的味道。
既不特別也不突出的我就混跡在其中默默地學著,想要逃避一切,卻有些東西卻逃不掉。
因為有個人總是告訴你——你重點是面對,為未來創造無限可能,而不是任由差距在時間值中成為定局。陽光透過泛黃銀杏樹葉灑進教師樓的下午,在風雨銀杏五十年的一中校史上或許不值一提,卻還是讓老師表達了她想說的,讓我撿起已放棄的。那時候,我玩世不恭的態度后面,她的話卻已經刻進問我的血脈里,藏進心里。
老師對我的培養,可以視為一種非常的寬容,可以讓我在十八層地獄里感受到佛光普照。光的溫度讓我我發起了人生寫作的小高潮——那時文理分科后,雖然我班美其名曰是文二梯隊,但別班的尾巴,在我班是前十。讓她自豪的是,那個總能在語文這一科中異軍突起的人,創造了校史上每年的文學競賽的意外。從建校起,所有獎項,甚連優秀獎都會被文一班壟斷,從無意外。但在2004.09——2007.06這段時期內,一等獎總要為文二高XXX班的XXX留下一席之地。
很快,高考了,對于我來說,高考不是去考大學,而是去檢驗她的特訓成果。作為老師,她將我送到人生的下一個出口,讓我繼續深造下去。
終于,高考放榜,她笑我不要再被催稿了,但我沉默了。只能去念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我要與喜愛的文學失之交臂了。很不甘心,其實當年踏上藝考之路的學生,有幾個是真正喜愛藝術的,更多的是因為文化課的限制而被選擇藝術。藝術是博大精深的,但藝術跟文學的關系并非一步之遙。簡單來說我欣賞沈從文老先生,但較之用畫筆繪出其筆下美妙的湘西世界,我更愿用語言和文字去實現“南長城上指點江山,從文目前憑吊巨子”的意愿。
人生是一場不停的戰斗,只是在高考這場戰斗中,對于心儀的專業,我無疑是失敗的。
我遺憾沒能選擇文學專業,那時的我以為,也許這一輩子,我就要跟文學失之交臂。
總結起來就是:每個人在十六七歲的時候都會出現小小的詭異,而有些人,有些事,正好是這種詭異經歷的催化劑,加之在AB血型人的身上,反應作祟的尤為厲害。于是在那段人生的小低潮中,用盡文藝氣息放空自己,繼而用力活在文學領域中,周圍的一切便與之無關。這樣的我很才女,也很機車。
高中的比較后一個暑假,在抑郁中第一次聽到五月天的歌。很長的時間后,我在陳信宏的詞作中找到了脈搏振動的力量。他的詞別于方文山與林夕,總是將很多青春的片段,用平直的語言記錄下來,給人一種青春的力量。在五月天的每一首歌中我都能找到一段青春的記憶。
去武漢上大學前,我聽遍了那時所有五月天的歌,并在每一首歌中我都能找到一段青春的記憶。或者對于曾經抑郁的我來說,五月天的經歷,本身就是一種激勵。在拖著箱子開始大學之前,我在臺灣BBS上無意看到,阿信畢業于臺灣臺北師大附中778班(美術班)繼而考取實踐大學室內設計學系 。
同樣一個學設計的人,成了一個詞作家,那么我……于是,我對未來的自己,有了夢想,有了期待。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2.04
考研—生命軌跡中一段無法抹去的鏗鏘歲月。不少人說考研是痛苦的,很少有人說考研是快樂的。......
12
2012.04
對于我當年剛參加考研的那段記憶,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記憶猶新。最開始的時候,每個人都是精神抖擻、......
27
2012.03
在查詢到自己分數的時候, 353分,回想考研種種真的是酸甜苦辣,這里只想對準備考研的同學說,心理......
27
2012.03
考研拼的是持之以恒。在這個漫長的煎熬中,有人放棄,有人堅持,有人搖頭,有人微笑."放棄是很多人......
27
2012.03
古人云:“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每當過年回家的時候都要想想自己這一年收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