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勞動價值論
第一節 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與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
一、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
人類社會形態是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及上層建筑的統一體。區別不同社會形態的根本標志是社會經濟制度。社會經濟制度是指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社會經濟制度不同,社會形態就不同。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表現為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生產關系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改變自身的性質,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律。
二、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
1、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的關系
一定社會的性質取決于該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在生產關系中,比較重要的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資料所有有的性質即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相結合的社會方式。這種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就是一個社會的經濟制度,它構成了該社會的經濟基礎。所以,經濟制度反映著生產關系的性質。
經濟體制是一定經濟制度所采取的具體組織形式和管理體系,屬于生產關系的具體實現形式,反映著社會經濟采取的資源配置方式,不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制度性質的規定。正因為如此,相同的經濟體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經濟制度中,相同的社會經濟制度也可以通過不同的經濟體制模式來實現。
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的基礎。經濟體制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既然存在于一定的經濟制度中,就必然以該社會的經濟制度為基礎,并受其制約和影響。一定社會的經濟制度決定著與此相聯系的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質和主要適應的資源配置方式反映出來,并貫穿于整個經濟運行過程,通過經濟運行過程的不斷往復,便該社會的經濟制度得以鞏固、發展和完善。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決定,無論選擇何種資源配置方式,都不能背離它的制度規定的要求。
一定的經濟制度可以采取的經濟體制是多樣的,這是因為經濟體制的選擇既受經濟制度的制約,同時也受諸如生產力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傳統和國情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一定的經濟制度建立以后,選擇不同的經濟體制,對于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大意義。世界各國的歷史沿革和現實的生產力狀況不同,所選擇的具體經濟體制也會不同。由于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相對于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出相對的稀缺性。因此,在社會經濟發燕尾服的一定階段,選擇一個適合生產力狀況、國情、歷史文化傳統的經濟體制,可以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從而用較少的資源消耗生產出比較適合的資源配置方式,經濟效益就顯著提高。經濟發展就能充滿活力;反之,則經濟效益就會明顯下降,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從這個意義上講,經濟制度相同的各國,可以有不同的經濟體制;一個國家的經濟制度不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可以有不同的經濟體制;同時,經濟體制不同的國家,在體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長補短。
2、兩種經濟體制: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
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經濟體制的兩種不同類型,是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和經濟調節手段,反映著經濟活動的組織與運行的不同特點。
無論市場經濟體制還是計劃經濟體制,它們作為經濟體制范疇,反映的是社會經濟運行中對資源進行配置的方式,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方法和調節經濟的手段,但對它們的認識、考察和選擇,都需要與特定的社會經濟制度相聯系。市場經濟在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中都存在。市場經濟是人類通過自發的社會活動來調節經濟過程、實現資源配置的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方式具有共同性。這種共同性就是市場經濟的一般性,即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對資源配置起著基礎性作用。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資源進入市場,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以供求關系的變化為依據,以價格作為反映市場狀況的經濟信號,以競爭作為優勝劣汰的有效方式,價值規律、市場機制發揮著主導作用。
不同社會經濟制度下的經濟體制在資源配置方式上既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這是因為,一定的經濟體制首先受制于經濟制度,存在于不同社會經濟制度中的同一經濟體制,必然有其特殊的規定性,這種特殊性就體現了一定社會經濟制度下的經濟體制的不同特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公有制相聯系的,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則是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相聯系。它們對資源的配置及經濟的調節必然受到與各自相聯系的經濟制度根本性質的制約。
計劃經濟人類通過自覺的社會活動來調節經濟過程、實現資源配置的經濟體制。在這一體制中,計劃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資源基本上不進入市場,企業也不是作為一個真正的市場主體從市場上直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資源。市場機制對資源的配置基本上不起作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競爭對整個經濟活動發揮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整個資源配置納入到國家的計劃系統,由國家通過指令計劃這一主要方式來實現。
通過計劃經濟這一方式來進行資源配置,也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但是,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一是計劃制定者必須具有充分的信息,即對社會經濟運行過程程中發生的各種信息要能夠充分地把握。如果不能掌握完全的信息,制定的計劃就避孕藥可能不符合客觀實際,從而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二是要能夠充分地協調好各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即對社會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利益關系和矛盾要能夠完全加以解決。如果不能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和矛盾,制定的計劃就有可能在執行中難以得到貫徹,從而導致計劃運行和資源配置的低效率。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3
2012.02
網絡公德與網絡立法 【解題思路】 1.網絡技術的社會作用; 2.在網絡生活中加強公德自律的方......
03
2012.02
第一,概念要清晰,邏輯框架鮮明 學習馬克思主義原理,首先要準確地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切忌在......
03
2012.02
第一, 要正確理解點和面的關系,把突出重點和全面復習結合起來。 所謂全面復習,就是要掌握政治理論的......
03
2012.02
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章是馬原理的緒論部分,此章跟之前大綱相比變化是將:“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
03
2012.02
透視選擇題的出題角度 (一)正面試題------反面試題 正面試題就是題干說下面選項符合題意的......
03
2012.02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具有主題鮮明,內容跨度大,時代性等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