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學考試昨天考完了。
在為期3天的考試中,金華市招生辦有這樣一個統計:報考人數為3000人,比去年增加了500人左右。但是,缺考人數卻有700多人,這個數據超過今年考生總數的五分之一。
到底是考研趕上春運了,還是應了微博上調侃的段子:“新不孝有三,學文、考研、沒對象。”
相比文憑,應屆生更看重實際經驗
上海財大浙江學院這一屆有700多畢業生,其中只有30多人報名了研究生考試。總數已經少得可憐,更別提有人缺考。一位姓邊的應屆畢業生學的是國際貿易,他是學校30多個考研生之一,但比較終也沒去參加考試。
“當時報名只是為了保底,要是沒有找到工作,還能有個去處。”不過,他現在已經在寧波的一家大型外貿公司找到了工作,晉升空間也不錯。“我們這個專業,實際工作經驗比研究生文憑更有用。如果未來真想深造,機會也很多。”邊同學看得很開,他還說,研究生畢業壓力更大,也不見得能跑好業務。
上海財大浙江學院的許老師表示,像會計、財務、貿易這種經管、金融類專業現在找工作比較容易,薪水也不錯,所以選擇考研的學生比較少。“另外,考經濟類專業的要考高數科目,相當有難度,不復習根本考不過,這也是有些人放棄考研的原因之一。”
兩次棄考,她說“青春不等人”
湯溪女孩傅婕,今年是第二次報名參加考研,但也成就了她的第二次棄考。她是寧波一所高校新聞專業的往屆畢業生,現在在金華的一家食品公司里做企業宣傳,這次考研本是想回爐深造。
“畢業那年報過名考研,但因為找到工作了,就沒去考。這次是感覺工作太累,想去讀書,換個心境。”可比較后,她還是做了逃兵。
原因很簡單,就是身邊讀研的同學各個都在向她抱怨,研究生出來也很難找工作,等三年讀完年紀也大了,找到工作以后,也不見得工資比本科畢業的多多少。
“這兩天看微博段子里說,新不孝有三,學文、考研、沒對象。再去考研就真不‘孝’了,青春不等人,還是先熬個經驗和資歷再去讀個在職,壓力也會小很多。”傅婕說。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