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報道:考后首發2012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
在考研旅程中,考生一直探索學習、做題的方法,方法也看了很多,試驗好久,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我想說的是,方法不在于多不多,而在于要管用。選擇對的做題方法,2012考研政治做對題目就是正道。
在答疑專區,很多學生一直困惑,為什么考研政治書看的比較多,做題效果還是不好,下面就談談如何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一是審題是關鍵。
常說,做題一定高度集中注意力,說的就是審清楚題目,大家一直忙碌著背書、做題,往往卻把比較基本注意事項忽略,切忌審清題目是做對題的前提。這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
以學生問的2道題目為例:
1.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直接的思想淵源。其所包含的哲學原理是( )
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B.任何社會意識都有客觀依據
C.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D.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問:老師第12頁的第一題,這個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是怎么體現的呀~
答:題干提到的是三大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淵源,包含的哲理,我們看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都是社會意識的范疇,而馬克思主義也是社會意識的范疇,這不就是體現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2.列寧指出:“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該論斷的所指的意思是( )
A.社會形態的更替具有統一性
B.社會形態的更替具有必然性
C.社會形態的更替具有曲折性
D.社會形態的更替具有多樣性
問:老師第33頁的第一題,答案是D,可是我選的是C,我不太明白這里為什么體現的不是曲折性~
答:題干的關鍵詞不僅-----反而-----說的是一般規律的表現形式不排除特殊性,意思是形式多樣性,比如中國、美國的社會形態演變,所以答案是D。
二是如何審題。
審題是有技巧的,比如有的題目很長,我們不需要通讀,可以提取題干的關鍵詞。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也可以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以2010年真題單選第1題為例:
1.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內帕給恩格斯寫信,請求他為即將在日內瓦出版的餓《新紀元》周刊的創刊號題詞,而且要求盡量用簡短的字句來表述未來的社會主義紀元的基本思想,以區別于偉大詩人但丁的對舊紀元所作的“一些人統治,另一些人受苦難”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說,這就是:“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段話表明,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是( )
A.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B.實現人類永恒不變的普適價值
C.建立一個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性王國
解析:我們看題目本身很長,沒有必要通讀,需要審清楚的就是題目比較后一句話,這段話表明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是---,我們去瀏覽選項就可以很快選擇A,因為B/C/D本身的說法就不正確。
三是如何選出正確答案。
同學們對于審題的重要性和如何審題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之后,部分同學還是對如何做對題存在疑惑,很多學生一直問,老師,某選項正確為什么不選啊?理由在于選項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干的要求,就是文不對題。告訴同學兩個萬能的做題哲理,即“結合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什么是“結合”。
“結合”對于我們考研政治而言,選擇題就是題干與選項的契合。選項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目要求,所以排除。分析題就是原理闡發要與材料相結合。這就是很多同學考完試之后,自己感覺分析題答的還不錯,怎么分數不理想的原因。同學記住,研究生考試既然是選撥性考試,那么分析問題能力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你答分析題時要結合具體材料,再加上原理的陳述,這樣才是完整的分析題答案。可能有心的同學會注意到,“十七大報告”有“十個結合”,中央的文件是我們這樣性質的考生的指向標,國情決定。建議,同學奮斗之余,把“十個結合”看看。提供給你:一是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二是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三是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四是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起來;五是把推動經濟基礎同推動上層建筑改革結合起來;六是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七是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八是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九是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十是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
2.什么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哲學上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實際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常說社會的人都要懂一點哲學,這樣你就比不懂的人站得高、看得遠。考研政治做題如何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呢?同學答疑專區總有這樣的疑問,拿出一句話,沒有任何語境,問老師為什么這句話不對啊,之前見過說是對的?這樣的問題特別讓人頭疼,我的回復是同學,你要結合語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同學,方法很多,選擇適合自己的,適合的才是比較好的。2012考研政治做對題目就是正道。
考試須知:教育部研招通知 ♦2012考研時間安排 ♦考研院校專業報考指南
準 考 證:下載打印時間安排 ♦ 準考證下載入口 ♦ 下載打印注意事項
復習備考:考研大綱全解析 ♦ 2012考研沖刺復習專題 ♦ 考研沖刺全攻略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6
2011.12
考研到了最后關頭,對于政治學科而言,考生最關注的就是分析題如何下手,如何答好分析題,尤其是最......
24
2011.12
2012年考研大綱已出版,各部分分值比例未有變化。對于很多考生來說,可能考研的分析題是最令人頭痛......
23
2011.12
考研政治作為考研公共課的必考內容,是最容易得分也是比較容易失分的科目。因為政治中有較大的復習......
20
2011.12
馬原重難點總結之認識論 認識的本質和規律 (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
20
2011.12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一)聯系的客觀性、普......
20
2011.12
一、哲學的基本問題 (一)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方面內容: 1.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