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考研政治馬原重難點總結之社會發展

來源:育路考研網 時間:2011-12-04 10:18:42

    2012考研報道:考后首發2012年考研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1.社會存在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偕鐣嬖谝卜Q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無論是地理環境還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脫離社會生產而發生作用,都不能決定社會的性質和社會形態的更替。

 、谏a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這是因為:

  首先,物質生產及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其他一切活動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質生產及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面貌,制約著人們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會生活。

  比較后,物質生產及生產方式的變化發展決定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形態從低級向高級的更替和發展。

  2.社會意識及其結構

  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具有復雜的結構,根據不同角度可以將意識劃分為個人意識和群體意識、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以及作為上層建筑的意識形式和非上層建筑的意識形式。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稱為社會意識形態,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它們從各自不同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在階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質上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意識形態,因而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

  3.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第一,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內容的客觀來源,社會意識是社會物質生活過程及其條件的主觀反映

  第二,社會意識是人們社會物質交往的產物

  第三,隨著社會存在的發展,社會意識也相應地或遲或早地發生變化和發展

 、谏鐣庾R的相對獨立性

  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即它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式和規律。主要表現在:

  第一,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會意識內部各種形式之間相互影響且各具有其歷史的繼承性。

  第三,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的反作用。這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突出表現。

  (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

  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

  第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首先,生產力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其次,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

  第二,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主要表現為兩種情形: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時,它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是一個過程,表現為二者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中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就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亦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

  (三)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規律

  1.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內涵

  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系的總和。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

  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筑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經濟基礎的需要決定了上層建筑的產生,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經濟基礎的變化發展決定了上層建筑的變化發展及其方向。

  (2)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這種反作用集中表現在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確立或維護其在社會中的統治地位。上層建筑反作用的性質,取決于它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歸根到底取決于它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

  (3)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規律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作用構成的二者矛盾運動規律,就是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四)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

  1.社會形態是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體。包括經濟形態、政治形態和意識形態。

  2.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

  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主要是指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其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確定不移的。人們的歷史選擇性即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選擇性,是指社會主體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間中有意識、有目的地指向確定對象的創造性活動。

  3.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和主體的選擇性使社會發展過程呈現出統一性和多樣性。它表現在兩個方面:從縱向看,表現為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統一性是社會形態運動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人類的總體歷史過程表現為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多樣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種或幾種社會形態而跳躍式地向前發展。從橫向看,社會發展過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表現為同類社會形態既有共同的本質,又有各自的特點。

  4.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社會發展過程的前進性是指社會形態通過新陳代謝、吐故納新而向前發展,包括社會形態的質變和量變。社會發展過程的曲折性是指社會前進過程中所出現的反復、停滯和倒退現象。曲折前進是歷史的普遍規律。

    考試須知:教育部研招通知  2012考研時間安排  考研院校專業報考指南

    準 考 證:下載打印時間安排 準考證下載入口  下載打印注意事項

    復習備考:考研大綱全解析  ♦ 2012考研沖刺復習專題 ♦  考研沖刺全攻略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03

2012.01

考前必備:2012考研政治重點剖析28題

  重點01 運用辯證唯物論的有關原理,特別是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和實踐觀分析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具體問題......

15

2011.12

2012考研政治重點之馬哲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本章內容概要  本章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緒論,是對哲學、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做總體性說明......

12

2011.12

2012考研政治近現代史綱要重要知識點

  考研政治近現代史綱要必背知識點  通過近兩年的考研政治真題出題規律來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容易......

12

2011.12

2012考研政治近現代史難點之探索史

  近代中國不同階級、階層的探索  1.農民階級:太平天國農民戰爭,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具......

04

2011.12

考研政治近現代史重難點之革命和建設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

04

2011.12

考研政治近現代史重難點總結之探索史

  近代中國不同階級、階層的探索  1.農民階級:太平天國農民戰爭,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具......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在线播放美女口爆吞精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第一页 |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曰本片 | 免费玖玖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