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考研政治知識點總結 歷史唯物主義

來源:考研教育網 時間:2011-11-17 09:43:23

  辨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偉大創造,它使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應用到具體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為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分析和發展社會主義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一般而言,這部分知識點多見諸于選擇題中,分析題中一般附屬于其它大題并以一個設問出現,因為這部分內容與毛鄧三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聯系相當緊密。

  在內容上,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是物質觀中物質與意識相關原理在歷史觀中的重現。而比較后的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和黨的性質與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有著指導性意義,所以這兩部分尤其要引起同學們的注意。

  具體來說,此知識點包含六方面的內容: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社會形態更替、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

  ◆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對立

  社會存在與社會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唯心史觀主張社會意識第一性,社會存在第二性,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唯物史觀主張社會存在第一性,社會意識第二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唯物史觀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

  ◆ 社會存在

  社會存在屬于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社會實踐和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以及生產方式、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

  ◆ 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也包括社會心理與自發形成的風俗、習慣。

  ◆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的另一個方面,是社會意識具有本對獨立性,它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具有自己特有有發展形式和規律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生產力

  生產力是人們解決社會同自然矛盾的實際能力,是人類改造自然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

  生產力三要素: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勞動者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

  ◆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是社會關系中比較基本的關系

  生產關系三要素:生產料所有制形式(比較基本的,決定性的)、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分配形式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產生、性質、水平和發展要求決定生產關系的產生、性質和狀況(發展變化);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有什么樣的生產關系與它相適應,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遲早要變化的。

  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就會推動生產關系的發展;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時,它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認識的發展規律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中,貫穿著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這條規律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普遍的客觀規律,是歷史發展的根本規律。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經濟基礎

  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上層建筑

  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

  包括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上層建筑兩個基本部分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

  首先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產生、性質和變化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性質、變化發展及其方向

  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社會形態更替

  ◆社會形態是關于社會運動的具體形式、發展階段和不同掛起原語的范疇,是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體。社會形態是全面的,具體的,歷史的。

  ◆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歷史選擇性的統一

  ◆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統一

  ◆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的內容: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

  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首先,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比較基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比較終決定力量。其次,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一切歷史沖突的根源,決定著社會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比較后,社會基本矛盾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并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發展。

  ◆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力

  ◆科技革命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有力杠桿

  ◆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比較終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構成人類社會的主體,是社會的大多數。人民群眾是構成人類歷史活動的主要擔當者和體現者。

  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生產力是比較終決定力量,而人民群眾是生產力的體現者。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比較基本的條件。

  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它們的實踐經驗是精神財富的源泉,同時人民群眾也參加了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推動社會歷史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是一致的。

  ◆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個人是相對于社會而言的個體。個人包括普通個人和歷史人物。社會的每一個人都對社會發展起著或大或小或正或負的作用.。歷史唯物主義研究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對歷史發展起過重大推動作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指政治上的領袖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現在:①他們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發起者、策劃者。②他們也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組織者。③杰出人物對某些具體事件不僅有深刻影響,能加速或延緩歷史任務的解決,有時甚至是起了決定性作用。④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起重大作用,但只能對歷史的發展起加速或延緩作用,而不能決定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他們的活動受歷史條件制約。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17

2011.11

2012考研政治形勢與政策復習秘訣

 相信眾多考生現在正在進行如火如荼的政治沖刺復習,復習時主要是根據考研大綱指出的重點、變化的地方......

17

2011.11

2012考研政治分析題答題技巧揭秘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是馬哲和馬政經兩科綜合起來的科目。一般,這兩科出政治分析題的可能性很大。而......

17

2011.11

考研政治 考前60天沖刺計劃重點全攻略

  對于英語、數學來說,大多數同學政治復習起步較晚,所以大多同學在最后沖刺階段,將更多的時間和精......

17

2011.11

2012考研政治知識點總結 歷史唯物主義

  辨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偉大創造,它使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應用到具體的社會發展......

17

2011.11

政治選擇題答題技巧解析

 單項選擇題  政治單選是屬于必得的高分題型。而應對單選這種題型,考生在記憶相關概念時一定要明晰......

17

2011.11

2012考研政治 馬原重點總結之辯證法

 2012年考研復習已經進入了沖刺階段,對于這一階段的復習考生們也越發緊張和重視。對于考研政治來說,......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级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 | 在线欧美2222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 婷婷射亚洲娱乐中文网 |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在线看天美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