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擁有耐心,我認為作短期計劃的方法很有效。為自己安排好每天看多少頁書,做多少題等,如果每天的計劃都能完成,甚至超額完成,那么考研成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個人認為每門科目的真題都一定要做。雖然政治考題年年變,但有些基礎性的東西變化不大,而且從真題可以把握到出題規律(去年出的今年一般不出,但前兩年到前四年的題重復出的概率較大等),抓住出題脈絡,效果不錯。
單詞一定一定要背,而且要背出感覺,比較好每個階段都背(哪怕你背的時候打盹)。也許背的時候你會覺得根本記不住,但是事后你會發現在不經意間掌握了許多單詞。
對于專業課,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要抓住一切時間來復習所有知識點,尤其是在前兩遍,千萬不要追求所謂的重點復習,真正的重點會在自己對全書充分理解后自動浮現出來。
在近一年的備考過程中,不斷有人問我:“考研有沒有什么捷徑?”其實不走彎路就是捷徑。當得知自己考上天津大學研究生之后,我在圖書館里花了 7 天時間寫成此文,總結了一些考研的方法與技巧,希望對在考研路上行走的學弟、學妹們有所幫助。
心 法 篇
決心+耐心+恒心+信心= OK
一、決心 —— 前行的動力
考研要有堅定的決心,即“我一定要上研究生”。不少人決心不堅定,猶豫不決。有的一拖再拖,到很晚才開始認真復習;有的一邊復習一邊準備找工作。我身邊這樣的大多數人都失敗了。堅定的決心,就是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不忘考研,一心一意備考,永不放棄。
那么,如何才能擁有如此堅定的決心呢?我認為,比較主要的一點就是認清自己為什么考研。在決定考研之后,認真思考一下:“我到底為什么考研?”給出一個能支撐自己奮斗一年的理由。千萬不要跟風,看別人考研,自己也考研。我當時的考研目的是和自己的人生理想掛鉤的,即“做一個不平凡的人”。我認為,只有考上研究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靠本科學到的東西還遠遠不夠。
二、耐心 —— 基本的條件
耐心就是能在自習室坐一天的能力。這是考上研究生必須具備的條件。有耐心不一定能考上研究生,但沒有耐心,肯定考不上研究生。當然,這并不是要你坐在椅子上一天不起來,學累了也可以休息,但時間不能太長,頻率不能太高。有些人,坐在椅子上動動這個,翻翻那個,一會兒出去一趟,一會兒趴桌子上睡一覺,這些都是沒耐心的表現。
要擁有耐心,我認為作短期計劃的方法很有效。為自己安排好每天看多少頁書,做多少題等,如果每天的計劃都能完成,甚至超額完成,那么考研成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三、恒心 —— 成功的法寶
恒心比較關鍵,即是能在自習室坐一個月、兩個月乃至一年的能力。考上研的同學多數都有恒心。有了恒心,考研幾乎已經成功了一半;有了恒心,不論發生什么事情,都會堅持到底。我身邊不少同學,復習了一兩個月,放棄了,其實是很可惜的。我相信,如果他們堅持到比較后,不少人會成功。
要想擁有恒心,我認為做中、長期計劃很有效,如暑假前、暑假、 9 ~ 11 月、 12 月到考前看哪些書等(做計劃時比較好為考試和其他突發事件準備出一兩個月的時間)。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又可將其作為評判的標準,時刻激勵自己為完成它而努力。
四、信心 —— 四“心”口的核心
信心,確切地說是融會在決心、耐心、恒心之中的一顆“心”。沒有信心,決心不會堅定,耐心、恒心不會持久。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因為沒有信心而考研失敗了。她從考研一開始,就認定自己第一年不會成功,進而打算第二年再考,因此無法全身心投入考研狀態。其實,她完全有實力在第一年就考上。卻白白浪費了一年。
誰也不能保證總有信心。我在信心不足的時候這樣調整:翻翻看過的習題書,看看整理的筆記,想想以前的努力,來一番阿 Q 式的自我安慰 —— “已經盡比較大的努力了,有人還不如我呢,放棄了太可惜。”到考研后期,由于做模擬題時經常受打擊,因此采用和研友交流做題感受、評價模擬題的方式進行調整,感覺效果不錯。
我相信,如果以上四顆“心”全部具備,那么,你已經通過了考研心理這一關,即考研還未開始,你的成功就已注定!
數 學 篇
課本+復習指導書+習題集+模擬題+真題= OK
數學是與專業課并列的比較重要的科目,用時比較長。一般總分高的學生數學分數都高,即數學是提分的一門科目。憑數學一門課,比別人高 10 到 20 分是比較容易的,而這個分數對于考研是相當大的差距。學習數學的要點是: a .注重基本概念、定理(就像練武時的扎馬步,一定要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 b .多動手做題(不能只看不動筆, 1 + 1 = 2 這樣簡單的東西也要寫出來)。
一、復習安排
我的數學復習是從大三下學期開始的,大致分六輪:
( 1 ) 3 月初開學 — 6 月 15 日 看一章課本,做課后題和陳文燈《復習指南》對應章節(平均四天一章)。這一遍比較仔細,也耗時比較多,看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種題型的解法和考研大綱的要求。這一輪完成后基本上對數學考高分就有了信心,而很多人連《復習指南》的書還沒看過呢。
( 2 ) 6 月 16 日 — 8 月 10 日 這段時間我把《復習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時把從上一屆學姐那里買的《考研數學大綱解析》做了一遍。這一輪完成后,雖然不能全部融會貫通,但基本建立了數學的框架體系,考研數學的信心更足了。而很多人《復習指南》第一遍還沒完呢。
( 3 ) 8 月 11 日 — 9 月 30 日 數學過了兩遍,基本題型已經能夠解決了(對《復習指南》太熟了)。這時感覺做的題不多,急切希望做些題練練手,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于是從圖書館借了本陳文燈的《題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一至兩天一章)。因為這段時間準備并參加了一個比賽,有些分神,所以進度較慢。
( 4 ) 10 月 1 日 — 1 1 月 10 日 把《復習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時間內,完全建立數學框架體系,達到融會貫通。因為有了前三輪的基礎,所以這一輪完成的比較順利。但由于去外地參加某比賽的答辯以及準備期末考試,進度依然不快。
( 5 ) 11 月 11 日 — 考前一周 基本沒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備考。這段時間主要是做模擬題和真題。把李永樂的《 400 題》連續做了兩遍,又把十年真題做了一遍(留著上年的真題到考前一周做)。這時已經信心十足了。
( 6 )考前一周 — 考試 發現時間有些緊了。迅速把《復習指南》掃了一遍,卡著時間做了一遍去年真題(不管好壞,千萬別往心里去),剩下一兩天把以前總結在本子上的公式、解題方法看了一遍,感覺效果不錯。
二、參考“捷徑 ”
本人是數學專業學生(今年考數一),對數學要求較高。比如我第一輪的復習,其實速度是比較快的,一般人難以做到(當然,數二、數三、數四內容少,努力學完全有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討出來的一條路,按照這條路走完,正常的話,數學應該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1 ) 3 月初開學 — 暑假前 看課本、課后題、復習指導書(如果用陳文燈的《復習指南》,線代部分比較好做李永樂的《線代輔導講義》)。可以先把課本做完再做復習指導書,也可以像我一樣逐章做過去,關鍵是做完就行(數一可以遲一些,但不能超過放假后兩周)。當然,此時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剛剛做完一章,回頭再看已經忘了。不用擔心,這是剛開始做題少的緣故,隨著數學復習的深入,自然會有質的提高(想看到整個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樹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識點和大綱基本要求。
( 2 )暑假放假 — 9 月 1 日開學 把《復習指導書》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體系,更深入地掌握各知識點。
( 3 ) 9 月 1 日開學— 11 月初 找本習題集做一遍。有時間把《復習指導書》再做一遍,時間短的話看一遍課本也行。目的:提高計算能力,融會貫通。
( 4 ) 11 月初 — 考前一周 模擬題、真題(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時間把課本再掃一遍。目的:和考研掛鉤,探尋歷年出題規律,提高考研分數。
( 5 )考前一周 — 考試 看總結的東西,做一套真題。目的:查漏補缺,保持良好狀態,迎接考試。
在每一遍復習之后都要有一個深刻的思考過程,看看與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發現了趕緊記下來。
三、書評
( 1 )陳文燈《復習指南》★★★ [1] 強烈推薦。此書將不少知識模塊化,優點是條理清楚,解題步驟明了,尤其是高數,相當經典。缺點是一些活的、新的題型沒有及時補充修訂,尤其是線代,故認為線代復習不要看《復習指南》。總體來說此書相當不錯。
( 2 )李永樂《復習全書》★★ 一直有人把《復習指南》和李永樂的《復習全書》做比較。普遍看法是李永樂的簡單、陳文燈的難。個人認為不能用簡單、復雜來評判。《復習全書》知識點劃分的更為精細,應用的方法更為基礎,或者說是讓人更容易接受,這一點在 400 題中體現得更為明顯。同時,由于太細,也就導致稍顯繁瑣。總體來說此書不錯。
( 3 )李永樂《線性代數輔導講義》★★★ 強烈推薦。此書我沒做過,但做過的人都說不錯,且剛好彌補《復習指南》的不足。優點是題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較經典,歸納的也不錯。缺點是難度不夠,而且過細。
( 4 )《考研數學大綱解析》 適合用作參考,不做也罷。上邊有錯誤解法講解,可以看一下。和指導書不一樣的地方以此書為準(如數理統計區間估計的方、圓括號等)。
( 5 )陳文燈《題型精粹》★★ 推薦。目前同類型的習題書不多,相比較而言,此書還算可以。做完后基本能達到練手的目的。和《復習指南》思路相同,但更難一些。總結了更多的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 6 )李永樂《 400 題》★★★ 強烈推薦。與陳文燈的書風格不同,是一本創新性質的模擬題。有一定難度。做完陳文燈的《復習指南》,再做此書,效果相當不錯。做此書重點不是看答了多少分,而是看從每一套題中學會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識點,在這個時候發現問題比考試時發現好得多,建議做完每一套題后都要有一個深刻的總結過程。
( 7 )李永樂《歷年試題解析》★★ 推薦。主要是沒發現更好的真題書。優點是有錯誤解法舉例,解析較細。缺點是沒有采納各家之長而達到經典的地步,個別題解析方法不全。選真題書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詳細,即選“厚”一點的。做真題一定要注意在 2003 年前后的題型變化,也就是 2003 年及其以后的考題要點重點研究(各科都是如此)。
政 治 篇
講義+習題書+時政+精裝真題+模擬題= OK
政治一般不會“卡”人,但如果認真復習的話,高出別人 5 ~ 10 分也是很有可能的。本人由于是數學專業出身,對政治科目比較沒信心。因此,花在上面的時間很多,但到后期仍覺得有些捉襟見肘。其實,政治的內容不少,需要認真對待。
一、復習安排
我的政治復習時間僅次于數學,但感覺走了一點彎路,不是太成功。
( 1 ) 8 月下旬— 9 月 1 日開學 因為對政治沒底,所以上了個暑期輔導班。迅速把政治過了一遍。只記住一句話:“政治多選題選項凡拿不準的就選。”于是得出一個結論:“輔導班有用,但不值那么多錢,而且占用很長時間,不上也罷。”當然,雖然之后我一個班也沒上,但通過上網以及朋友也找到過一些輔導班的材料。尤其到考研沖刺階段,看看輔導班標出來的重點還是收獲不小的(自己不必親自去上輔導班,通過其他渠道也能找到材料)。
( 2 ) 9 月 1 日開學 — 1 0 月 31 日 仔細地把考試蟲的《政治輔導講義》和《核心試題》過了一遍。對考研政治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 3 ) 11 月 1 日 — 1 2 月 19 日 上面的兩本書又復習了一遍。對政治的知識結構與內容更熟悉了。
( 4 ) 12 月 20 日 —考 試 看了時政(時間不用太多,但要看不同版本的);做了本精裝版真題;背了的《 20 天 20 題》(每天上午一小時);用每晚睡覺前的時間看了一遍“紅寶書”。時間太緊,沒做模擬題就上考場了。
二、參考“捷徑”
雖然政治分數不高,但看了很多人的復習方法。總結自己的經驗,如果我今年再考,應該按下面的方法復習:
( 1 )暑假放假 — 9 月 1 日開學 買本今年的“紅寶書”看一遍(不用占太長時間)。目的:對考研政治有個基本的了解。
( 2 ) 9 月 1 日開學 — 1 1 月初 買本今年的講義(推薦任汝芬的序列一)較 仔細地看一遍。如果一看政治就想睡覺,推薦這樣做:找個本子,邊看邊記筆記。缺點是速度慢,優點是記憶深刻;再買本今年的習題書,對應講義一章一章跟著做下來。目的:掌握各知識點(偏重理解,但個別名詞的概念要背)。
( 3 ) 11 月初— 12 月初 講義和習題書再過一遍。可以將每一章知識結構用大括號形式寫出來,并在上面加主要內容。目的:建立框架體系,掌握各知識點。
( 4 ) 12 月初 — 1 月初 做一遍精裝真題; 12 月中下旬用幾天時間看看時政。目的:和考研掛鉤,探尋歷年出題規律,提高考研分數。
( 5 ) 1 月初 —考 試 對照考研班給出的重點,把“紅寶書”再看一遍;買份今年的模擬題(推薦任汝芬序列四)做一遍(留一套);買本全是大題的小冊子(推薦的《 20 天 20 題》),每天背一兩道;考前一周做一套模擬題,看一遍時政和其他以前做過、總結過的東西。目的:查漏補缺;選擇題、大題迅速提高分數;保持良好狀態,迎接考試。
三、書評
其他科目買舊書完全沒問題,甚至比買新書收獲更大(我的口號是:花比較少的錢,考比較高的分)。但政治一定要買新書。因為政治內容年年變,而考試考變化的地方概率奇高。
( 1 )“紅寶書”(《政治大綱解析》)★★★ 強烈推薦。考政治必看的一本書,相當于標準課本。幾乎每年真題單選都有此書原話,且多選、大題均以此書為準。
( 2 )考試蟲《政治輔導講義》★ 尚可。看此書和看其他書相比,單從考研成績上來說差別不大。優點是結構性明顯,且書后的附錄部分有些用處,可以復印下來。缺點是個別地方有錯誤,且一些知識點講解的不太好,有待完善。
( 3 )任汝芬《序列一》★★ 推薦。也是一本講義書,考點、重點突出,知識點講解的還行。
( 4 )任汝芬《序列二》★ 書不錯,題目挺好,但致命缺陷是沒有解析,不做也罷。選擇輔導材料,不要選解析不詳細的,原因如下: a .浪費時間。考研復習,尤其到后期,時間很緊,學生根本沒時間一個題一個題去找出錯的原因; b .不能提高水平。學生選擇輔導材料,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檢驗自己的水平。詳細的解析本身就是知識,可幫助學生達到提高的目的。
( 5 )考試蟲《核心試題》★★ 推薦。題目出的比較經典,講解相當詳細。適合基礎較好的同學使用。
( 6 )陳先奎《政治理論基礎過關 2000 題》★★ 推薦。一本習題書,題目比較多,基本涵蓋了各個知識點。適合政治基礎一般的同學使用(比如理科生)。
( 7 )《 20 天 20 題》★★★ 強烈推薦。題不多不少,為政治后期大題復習節省了不少時間,且覆蓋面廣,重點突出。幾乎每年都能壓中題。
( 8 )恩波精裝《真題解析》★★ 應該還有比這本書更好的。我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便宜,且解析得不錯,基本能達到做題的目的。不對其他真題進行評論主要是沒做過,不了解情況。有人覺得做真題意義不大。個人認為每門科目的真題都一定要做。雖然政治考題年年變,但有些基礎性的東西變化不大,而且從真題可以把握到出題規律(去年出的今年一般不出,但前兩年到前四年的題重復出的概率較大等),抓住出題脈絡,效果不錯。下邊說說選真題的標準: a .選精裝真題。精裝版把過時的時政部分以及其他沒用的東西刪掉了,為學生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 b .解析一定要詳細。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 9 )任汝芬《序列四》★★★ 強烈推薦。基本考前必看的一份模擬題。和考研很對路,基本每年都能壓中題。
英 語 篇
單詞書+閱讀書+其他專項書+真題+模擬題= OK
英語是一門應引起充分重視的科目,它排在專業課前面,比較容易掛科。與其他科目不同,考研英語和基礎關系很大,在短時間內,英語基礎好的同學不用太努力也能考高分,而基礎不好的同學卻不行。確切地說,考研英語難度是相當高的。不少人喜歡拿考研英語和六級進行比較。當然,兩個考試側重點不同(考研英語更重讀、寫能力),但一句話足以區分:六級能過的考研英語不一定能過;考研英語能過的過六級基本沒問題。
一、復習安排
英語是我比較早開始復習,也是花時間比較少的一門科目。回首過去一年才發現,和其他三科比起來,我在英語上面走的彎路比較多,犯的錯誤比較大。主要體現在做的東西太多而且太雜,做完之后沒有進行仔細研究、分析和總結,即犯了題海戰術的錯誤。題海戰術對付像數學這種計算性的科目或許還行,但對于英語,收效不大。雖然比較終完成了設定的目標,但和自己的實力比起來,感覺如果方法正確的話,分數還應更高一些。
( 1 )大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前一個月 — 3 月中旬 從圖書館借了一本《 70 天攻克考研單詞》,背了一遍。
( 2 ) 3 月中旬 — 7 月初 從圖書館借了本人大版《 220 篇》閱讀,每天四篇(太求速度,沒做分析);從研友那里借來《星火》,連續背了三遍(因為后來再沒看過,效果一般)。
( 3 ) 7 月初 — 9 月 1 日開學 從圖書館借了朱泰祺的《英語復習指導》、的《翻譯 100 篇“ 4 + 1 ”征服法》,都是選擇性地做了做;借了本韓鵬的閱讀書(寫得一般),做了一遍(題海戰術,沒做分析)。
( 4 ) 9 月 1 日開學 — 1 1 月中旬 石春禎的《精編閱讀理解 220 篇》做了一部分,考試蟲《新題型突破》、十年真題、模擬題各做了一遍(速度依然很快)。
( 5 ) 11 月中旬 — 1 2 月中旬 發現了自己題海戰術的錯誤,把真題又做了一遍,并認真地進行了分析。或許是前面知識積累到了一定程度(英語學習的特點是:你學了一兩個月感覺沒什么變化,可能下一個月就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感覺效果相當不錯。
( 6 ) 12 月中旬 —考 試 畢金獻的《模擬題》做了一遍,把留下沒做的去年真題做了,背了幾篇作文就上考場了。
二、參考“捷徑”
確切地說,考研英語沒有固定的復習模式。用不同方法復習,單從分數上看不出多大差異(和一個人的英語基礎聯系太大)。到比較后也沒有探索出一條令自己滿意的“捷徑”。其他科目按照我的“捷徑”做,拿高分是比較肯定的,只有英語不敢保證。因此,大家參考一下就可以了。
( 1 ) 3 月初開學 —暑 假前 a .背單詞。至少兩遍,多了更好。我背單 詞的方法是(以第一遍為例):先把昨天背的十幾頁背一遍,再背十幾頁今天的。準備一張紙,把不會的記在紙上,放兜里或貼在床邊,有機會就看。有人說單詞背了就忘,沒用。我認為不對,背了忘是因為背的次數少。背,有可能會;不背,肯定不會。 b .單詞背了一遍之后,找本閱讀書做。不求快,但要認真分析。可以一天做(做的時候卡時間,一次四篇),一天分析。一本閱讀書文章不一定多, 100 篇足矣。目的:鞏固基礎知識,提高閱讀水平。
( 2 )暑假放假 — 9 月 1 日開學 把真題按專項做一遍;閱讀沒做完的話接著做,做完的話換一本繼續(做真題閱讀時可以停一下)。抽時間繼續背單詞,不求快,背就行。目的:總結真題,熟悉考題思路。
( 3 ) 9 月 1 日開學 — 1 1 月初 哪個專項沒把握就找本對應的書練(在校生要學會利用圖書館資源);閱讀繼續做,不求快,但要認真分析。抽時間繼續背單詞,不求快,背就行。如果完成的早可以提前做模擬題。目的:各個擊破,全面提高。
( 4 ) 11 月初 —考 前一個月 做模擬題。一定要選適合自己的。總的來說就是水平高的同學可以選難一點的,水平低的同學可以選簡單一點的。抽時間繼續背單詞,不求快,背就行。目的:檢驗、提高英語水平。
( 5 )比較后一個月 再做一遍真題( 2002 年以前的閱讀可以不做),留一套到比較后一周做;背盡可能多的作文(比較后幾天可以只背一篇自己認為相當經典的,背到滾瓜爛熟為止),總結自己與眾不同的模板句;背一遍單詞。目的:恢復自信,保持良好狀態,迎接考試。
盡管階段分的很明確,但有的事情是不分階段的。第一就是單詞。單詞一定一定要背,而且要背出感覺,比較好每個階段都背(哪怕你背的時候打盹)。也許背的時候你會覺得根本記不住,但是事后你會發現在不經意間掌握了許多單詞。還有一定不要忽略諺語之類的知識,沒準寫作時就用到了,總之讓背單詞成為一種習慣。第二就是閱讀,一定要持之以恒,練習重要,分析尤甚。對某一道題目,搞清為什么選,也要搞清為什么不選,要找到自己真正信服的理由,而不是解析上給出的理由。單是練習而不分析,效果事倍功半。第三,新題型要盡早熟悉,但時間可以用的少一些。今年很幸運,新題型很簡單,拉不開檔次,但往年可不一樣。比較后充分重視作文,這一項是比較容易得分的,一個漂亮的單詞便足以拉開一個檔次。作文復習一般開始較晚,但還是推薦經常動筆練習,哪怕是幾行字的隨筆。復習英語贈送一句話,沒有捷徑,努力是唯一(其他科目也一樣)。
三、書評
( 1 )《 70 天攻克考研單詞》 一般。解析不太詳細,錯誤也不少。優點是按天記單詞,可以強迫自己一天一天背下來。
( 2 )《星火》★★★ 強烈推薦。十分詳細,可以看出出書人用心良苦,各方面都考慮到了。
( 3 )朱泰祺《英語復習指導》★ 比較簡單,擔心不過線的學生可以認真做一下。
( 4 )考試蟲《考研英語新題型突破》★ 難度較大,適合英語水平高的學生做。
( 5 )畢金獻《沖刺試題解析》 一套模擬題,難度大,與考研不對路,一般解題技巧根本沒用,不做也罷。
( 6 )張錦芯《模擬考場》★★ 推薦。一套模擬題,去年賣到脫銷,和考研很對路。
( 7 )全國考研命題研究組張磊《考研英語 10 年真題系統精析》★★★ 強烈推薦。號稱“考研英語紅寶書”。十分詳細,解析不錯。穿插了一些技巧,做完后受益匪淺。
( 8 )《英語文摘》★★★ 如果喜歡在業余時間讀些東西的話則強烈推薦。和考研文章如出一轍,極其相似。
( 9 )吳永麟《英語 100 篇精讀薈萃》★★ 推薦。文章不難,題目像考研,有翻譯,解析還行。
( 10 )人大《 220 篇》★★ 推薦。與考研大綱詞匯比較接近。暑假前做是個不錯的選擇。缺點是文章篇數較多,耗時較長。做 100 篇足矣。
( 11 )石春禎《 220 篇》★★ 一般。閱讀此書可以練習長難句理解,出的題目不太好,大家如果要用,立足于看懂每一篇文章就行。
( 12 )胡敏《考研英語閱讀理解精讀 200 篇》★★ 推薦。沒做過,但聽說不錯。
專 業 課 篇
課本+練習題+真題= OK
專業課和數學一樣,也是提分的一門科目。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專業課科目不同,復習方法也不同,但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跨專業考生。我身邊不少人都掛在了專業課上。
對于專業課,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要抓住一切時間來復習所有知識點,尤其是在前兩遍,千萬不要追求所謂的重點復習,真正的重點會在自己對全書充分理解后自動浮現出來。
其實對于數學和專業課,比較忌諱的是眼高手低,各種方法千萬不要只掛在嘴上,而是要付諸于實踐,并且在實踐中找到更適于自己的方法。
一、我的考研之路 ( 專業課只有一兩本書的同學可以參考 )
我的專業課復習是從大三下學期開始的,轉校跨專業。專業課本只學了一部分,但和數學相似,計算較多,比較容易上手。千萬不要報那種有 N 門科目(包括復試)、一門也沒學過的專業(除非你特強),至少要學過一部分才行。
( 1 ) 3 月初 — 8 月 15 日 課本和課后題做了兩遍。基本掌握了各個知識點,能熟練解答。
( 2 ) 8 月 16 日 — 1 0 月 9 日 看了兩遍課本,感覺課后題題量不大,且比較簡單,于是把與課本對應的習題集做了一遍,水平大有提高。
( 3 ) 10 月 10 日 — 1 1 月 10 日 又做了一遍課本,主要目的是建立框架體系,融會貫通。做完后專業課信心十足。
( 4 ) 11 月 11 日 — 1 2 月 11 日 做了一遍真題。邊做邊總結,邊總結邊提高。做完后基本找到了考試的出題規律。
( 5 ) 12 月 12 日 —考 試 先用幾天時間寫了篇文章,總結了十年以來的所有考點,并利用本人的專業知識,對考點逐個進行預測(和寫這篇文章一樣,過程比較痛苦,但完成后頗有成就感),之后又把真題、課本、課后題、總結的東西掃了一遍。進考場前專業課基本沒問題了。
二、參考“捷徑”
十分慶幸自己專業課開始的比較早(而且也應該比較早)。不少人建議 9 月 1 日開學再開始復習,我認為不太好。因為越到后來,時間越緊。早開始復習,能為專業課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后期政治的復習留出充足的時間(當然,這就要求提早確定要報考的專業和學校)。不同專業,分數沒有可比性。我當時的目標是 150 分。按照下邊這條路走下去,專業課不敢說滿分,至少應該不低。
( 1 ) 3 月初開學 —暑 假前 課本、課后題仔細做一遍,一定要細,基本每句話都看,一個知識點也不放過。目的:熟悉各知識點和大綱基本要求。
( 2 )暑假 — 9 月 1 日開學 課本、課后題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體系,掌握各知識點。
( 3 ) 9 月初 — 1 1 月初 找課本對應的習題集或其他學校歷年考研題、期末考試題做一遍。有時間的話就把課本跟著掃一遍。目的:提高解題能力,融會貫通。
( 4 ) 11 月初 —考 前一周 把專業課歷年真題做一兩遍(留一套)。有時間的話把課本再認真看一遍。這一遍復習就是要求精,一定要研究真題。歷年真題中,有的是每年都考,有的則是每年都有變化。目的:和考研掛鉤,探尋歷年出題規律,夯實基礎,提高考研分數。
( 5 )考前一周 —考 試 看做過的題,看總結的筆記,做一套真題。目的:查漏補缺,保持良好狀態,迎接考試。
復 試 篇
復試基本在出成績一個月后進行。本打算認真寫寫,但后來一想,每個專業、每個學校都不一樣,又看了有關方面的書,覺得再寫簡直就是班門弄斧。因此,這里只給一些建議:
1 .面試:準備自我介紹的材料(每句話都有被問的可能),看看專業課書,提前模擬演練。
2 .筆試:考完試之后感覺有希望的話,就開始做準備工作。
3 .口語、聽力:準備英文版的自我介紹。抽時間找一兩個復試的伙伴練習(兩人對著聊天、問答都行)。這方面有專門的書,上面一般有常見 50 問之類,比較有用。
洋洋灑灑寫了不少,希望后來者能夠有效學習、少走彎路。比較后我想說:“ At this time of all times, I have a dream. All of my friends fighting for the NEEP may fulfill their goals. Fighting for your brilliant future !”祝大家好運!
(作者系天津大學管理學院 2007 級碩士研究生。電子信箱: wanglihua4585.student@sina.com )
作者小傳
1983 年出生,本科畢業于燕山大學理學院,獲燕山大學 2007 屆優秀畢業生稱號。 2006 年曾獲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甲組國家二等獎。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6
2011.11
我認為辭職考研一定要趁早 , 原因很簡單 : 第一 , 在你還沒有完全淡忘課本上的知識點之前 , 重......
16
2011.11
我不提倡過多地做習題,因為考研的選擇題現在出得非常靈活,基本上沒有原題。倒是看歷年的真題要好。......
16
2011.11
幾乎有3-4個月沒有來這個論壇了,最近好多要復試的朋友找到我,問我一些問題,也有09年準備報考的也......
16
2011.11
一、選擇篇 1.為什么選擇考研 談到考研,首先希望我們都能明白我們為什么要做這個選擇。人生的......
16
2011.11
快畢業了,回過頭來看看我的大學,感觸還是頗多的!我的大學很普通的,甚至有點失敗!不過我還是要......
15
2011.11
一、2010年英語一最新真題:圖畫作文 二、2010年英語二最新真題:圖表作文 三、考研大作文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