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對于那些成績很差的學生,尤其是藝術生,我們還可以提供特殊資源。”
據(jù)山東濟南一家考研輔導機構的工作人員介紹,所謂的特殊資源其實是幫學員聯(lián)系到導師為其增分,或者內部操作一下幫學員拿到自主招生的名額等。記者發(fā)現(xiàn),如今,打著考研“包過”旗號的培訓機構不在少數(shù),收費往往高達5萬元至15萬元之多,這還不包括聯(lián)系導師的花費。 縱橫點評:看得出來,這些特殊資源其實就是替考生托關系,走后門。對考研輔導機構來說,他們逐漸向中介發(fā)展。一邊是考生,一邊是所謂“特殊資源”,被出賣的是招生工作中的公平公正。其實也不必過多苛責這些招生中介,比較根本的還是一些招生工作中存在的權力濫用和不透明現(xiàn)象,權力濫用必然導致權力出租。只是當這樣的權力中介越來越火的時候,文憑也就越來越貶值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9
2016.12
隨著2012年考研時間的臨近,使很多學子壓力倍增!大家都在想怎么樣利用有效的這幾十天內最大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