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過程中,英語是我花時間比較少的。考完后,雖然感覺不是很好,但成績是81分,還算說的過去。
在大學里,英語一直是我的比較愛,我花了幾乎一半的時間來讀英語。可以說,我對英語的癡迷程度不亞于某些法輪功練習者。同宿舍的人經常講起,有一段時間我夜晚睡覺的時候還在背單詞、甚至唱英文歌,盡管我一直不相信,但他們講的那樣真切,就差用錄音機錄下來了。憑著這么一股興趣和勤奮(夢中的),我在英語方面也算是有些收獲:四級97,六級是班上唯一一個一次拿優(yōu)的學生,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TOEFL641。
因為這篇文章是寫給考研的戰(zhàn)友們讀的,所以為節(jié)省時間起見,咱們閑話少說,言歸正傳。
語感
總的來說,學一門語言,語感是比較重要的。如果你還有充裕的時間,就必須從培養(yǎng)你的語感開始。語感的培養(yǎng),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背誦英語短文。每天堅持背那么一段,三個月后一定有突飛猛進的感覺。現(xiàn)在有很多的英語教材,只要選擇其中一兩本就足夠了。要知道,一本書讀三遍要比三本書讀一遍好得多。我向大家推薦《新概念英語》的第三冊。《新概念英語》從五六十年代問世以來一直風靡不衰不是沒有道理的,從文章的選材和語言來說,都非常適合作為背誦的材料。
我學習新概念英語的具體方法是這樣的:先看單詞,至少會讀,對中文釋意有印象;然后大概讀一遍,速度要快;接下來就要聽磁帶,至少聽三四遍,模仿其中的單詞和句子的讀法;比較后背誦,要大聲朗讀出來。這樣學一課大約需要45分鐘的樣子。當然這只是開始,必須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重復。相對來說,重復的過程就比較簡單了:對于我來說,我比較常做的就是聽磁帶。其實聽磁帶是比較省事的辦法了:你什么也不用做,就有人在你耳朵邊跟你說個不停。有一段時間,我是走路聽、坐車聽、吃飯聽,總之,只要是用不到耳朵的時候,我就不會讓它閑著。還有,睡覺之前我也必聽,仿佛安眠曲一樣,我想我之所以會在夢里講英語應該跟這個習慣有關。
聽英語朗誦磁帶、背英語課文是我從初中開始養(yǎng)成的習慣。那時候我的英語老師很注重英語的聽說能力,所以班上聽英語磁帶可以說是蔚然成風。大家都在反復聽,模仿里面的發(fā)音,然后上課的時候看誰模仿得比較像。我的初中課本上就畫滿了重音符號和升降調符號。現(xiàn)在回過頭去想,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學習英語的比較好方法:因為我們學習語言,都是從聽、說開始的,而不是從語法練習、閱讀理解開始的。在這樣一種聽、說、背誦的訓練下,比較容易培養(yǎng)語感。
詞匯
現(xiàn)在說到了我的強項,本來是準備專門寫一篇《我愛背單詞》的,現(xiàn)在先為考研戰(zhàn)友服務吧。
在考研中,詞匯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選擇題中的詞匯部分(一句廢話,我知道)和閱讀理解。有的同學可能感覺詞匯部分的題目比較難,所以花費大量時間去記憶詞匯的區(qū)別。其實,真正的重點在于閱讀理解。詞匯部分的難度在逐年降低,這是大家都注意到的。相比之下,閱讀理解的難度正在逐年提高,而且分值的對比也是顯而易見的。
本來我是不主張背單詞的,因為我一直認為語感是比較重要的。但是當我發(fā)現(xiàn)原來背背單詞是那么容易,而且對提高語感有幫助的時候,背單詞也就成了我夢中囈語的一部分了。
大一的時候,我試著買了一本劉毅的《Vocabulary Fundamental》,感覺還不錯,因為其中單詞有三成都認識。接下來,買了本《Vocabulary 5000》,背了三遍,結果記住的不足半成。我發(fā)現(xiàn)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于是就另找新的辦法。因為這本書有配套的磁帶,所以我就買來聽。這時候,我發(fā)現(xiàn)太神奇了:不用一個月就記住了九成。劉毅的磁帶是先念單詞,然后念例句。一面磁帶30分鐘可以念3課,就是將近200個單詞。因為有了以前記憶的效果,所以聽起磁帶來毫不費力。其實背單詞,主要的是記住單詞的讀音,因為畢竟單詞的拼寫和它的讀音基本上是相對應的,除去少部分發(fā)音不規(guī)則的單詞需要特別記憶以外。這樣,在磁帶里念單詞停頓的空當,就可以回憶單詞的拼寫。如果是坐在公教就更可以把它默寫出來了。而在念例句的時候,你又可以仔細體會這個單詞的用法。
照著這樣的方法,我背完了劉毅的《Vacabulary 10000》和《Vovabulary 22000》,非常輕松。我的感覺是在 8000詞匯量的時候,好像是一個瓶頸,突破了它,你的詞匯量就可以突飛猛進了。原因應該是這樣的:在掌握8000詞匯量的時候,你已經對常見的詞根非常熟悉了,這樣再背起單詞來就異乎尋常地簡單了,你甚至感覺自己都可以造詞了。
當然,用這種方法背單詞仍然很容易遺忘,這就需要重復。我的重復方法是:拿出詞匯書,一邊聽、一邊看、再一邊練拼寫,這樣聽一面30分鐘的磁帶可能就要60分鐘,但是因為有各種手段配合起來,所以效果非常好。
對于考研詞匯,市面上有很多的相關參考書。我就看過一本馬德高的《考研詞匯》(32開本),那里面的一些圖示和詞源的講解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感覺要背詞匯,比較好的是俞敏洪的紅寶書藍寶書。這不是在說笑,其實藍寶書也不過6000多單詞,而且詞根詞源很清楚,另外還有一些邪門的記憶方法。我發(fā)現(xiàn),看藍寶書看多了,我比老俞還有創(chuàng)造力:我的邪門方法更多。這里就不舉例了,有興趣的就跟我交流吧。
我在前面說過,考研的詞匯主要難在閱讀理解。所以儲備大量的詞匯就是必需了,不一定整天抱本考研詞匯書死背。讀考研詞匯書的目的在于,知道每個單詞的要求程度,是認識就行,還是不但認識還要會用。準備考研的詞匯,你大可以根據你的程度找些如前面提到的詞匯書來背,因為我發(fā)現(xiàn)越大本的書越容易打擊讀者的信心。再者說,詞匯的掌握是多多益善,眼光只盯在考研大綱上的詞匯是遠遠不夠的。
閱讀
閱讀是考研英語的重頭戲,誰都不可以輕視。閱讀比較重要的有兩點:一是速度、二是詞匯量,也就是說你要在相應的時間里讀懂材料,并做出正確的選擇。
因為詞匯的問題前面已經說過,所以這里只談速度的問題。其實就考研英語的閱讀題來說,沒有什么拐彎的。如果你有充裕的時間,每篇材料精讀兩遍,理解上一定不會有什么偏差。所以說,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讀得快,在相同的時間里,就能比別人更深一分理解,答題的準確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那么怎樣提高閱讀速度呢?拋開語感和詞匯量來說,主要是要靠多讀。剛開始,可以先找一些適宜的讀物,比較好是消遣性的,像一些名著的簡寫本,詞匯量只有三四千,而且比較有趣。因為這主要是為了提高閱讀速度,所以不妨放開膽子讀,呵呵,就是要快,鍛煉出一目十行的速度來。當然這必須是在讀懂的基礎上。在初級讀物上練出信心和速度后,就可以循序漸進,慢慢向高級讀物靠近了。
做閱讀題,也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好手段。打個比方,讀消遣性讀物,好比是欣賞鳥兒在天空飛翔,主要是為了鍛煉眼力;但做閱讀題,就不但是鍛煉眼力了,你的目標是要用槍把鳥兒打下來。(今兒是世界環(huán)境日,這個比方好像有點不妥)練習的時候,可以給自己規(guī)定一定的時間,有一點緊迫感。在考研期間,我只做了半本,從剛開始的一個單元能錯6、7個,到后來的1、2個,我覺得我的英語應試水平在提高。
語法和寫作
我從來不把語法當回事兒,我甚至不知道作為定語從句先行詞的that 和which 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在具體的語境中我知道該用哪個。這就是語感。所以說,與其去背枯燥乏味的語法,不如花點時間提高語感。關于語法,就講這兩句吧。
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可見古人同樣看重語感。對于英語的寫作,同樣如此。只要熟讀、熟背數(shù)篇經典短文,到考場上自然可以宏論滔滔了。當然了,必要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在考前一個月,我每天堅持抽出半個小時寫一篇150字的短文,選題參考了一些作文書和網上的資料。結果在考場上,關于環(huán)境保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作文我可以說是輕車熟路,恨不能命題者要求300字。
因為考慮到現(xiàn)在距考研還有相當充裕的時間,所以本文主要是從真正提高英語水平方面來談的。如果時間緊迫,要急功近利一點,可以留意即將推出的英語速成手冊。
研招信息:教育部2012研招通知簡章 ♦2012研招六變化 ♦首發(fā)2012年比較新考研大綱
報考指南:2012考研報名時間 ♦ 網上報名常見問題 ♦ 預報名流程 ♦院校專業(yè)比較佳報考方案
研招簡章:2012全國研招簡章 ♦各高校2012研招簡章 ♦推免生招生簡章 ♦如何看懂簡章
復習備考:各科第二輪復習策略 政治 英語 數(shù)學 專業(yè)課 ♦公共課真題 ♦專業(yè)課真題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30
2011.08
823 機械設計基礎 參考書為《機械設計基礎》(第四版),楊可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30
2011.08
822 交通運輸工程學 參考書為《交通運輸工程學》(第二版),沈志云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
30
2011.08
821 管理學 參考書為《管理學》,許慶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 緒論 本部分內......
30
2011.08
803 工程力學 參考書為《理論力學》(Ⅰ)(第六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
30
2011.08
802 大學計算機基礎 參考書為《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第二版),張莉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30
2011.08
801 運籌學 參考書為《運籌學》(第三版),錢頌迪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一)運籌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