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未來之路有何期許?專家預測,法律碩士人才十年內“錢途”不可限量。
法律碩士”(JM),簡稱“法碩”,算得上是中國法學教育的一個創舉。據教育部1995年《關于設置法律專業碩士學位的報告》稱,此舉是為了“改變法律高層次人才培養規格比較單一的狀況,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
法律碩士與早已存在的法學碩士“在學位上處于同一層次”,但更為側重于法律實務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
這個愿景很美好,現實一度也似乎很捧場:從1996年開始至2006年,JM在職研究生累計招生近5萬人,其中獲得學位的18102人。
然而,隨著法學專業的整體擴招,開辦法碩項目院校的日益增多,以及實踐部門有學位需求的人員“存量”的逐步消化。在這個在職法律碩士就業前景一片暗淡的情境下,很多考生不禁憂從中來:JM在職研究生有用嗎?今后又該何去何從?
法律碩士畢業生廣闊的就業前景正在吸引越來越多跨專業的考生報考,報考法律碩士不分專業,面更廣,同時具有法學專業不具有的優勢,所以說法碩是 1+1 > 2 。就法律碩士畢業后的就業走向來說,法律碩士畢業后主要從事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和公共事物、經濟管理等實際工作。對于廣大有在志于法律事業而非法律專業考生來說,考取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是在高起點上直接從事法律工作或進一步深造的比較佳選擇。我國的法律碩士培養方式是參考美國的法律碩士培養模式來的,對于這項新的教育改革,給原有專業不理想的考生提供了一個重新選擇發展方向的機會,也給未學過法律而欲想從事法律事業的有志者創造了一個提高層次、實踐理論的機遇和捷徑。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