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復習中把握四點:
1.課本是根基
歷年的試題驗證了這一點,基本上所有的題目都可以歸到參考書目的章節知識點,如果稍有擴展的話,拿到120分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2.筆記、復習提綱是線
大家可以看一下師兄、師姐的管理綜合復習提綱或者筆記,從99年到11年的題目,把它們一一歸到每一個提綱的知識點下面,然后認真弄清楚是來自哪幾本參考書,而且有重點地加以分析。這樣,掌握重點、做好筆記,以后經常拿出來溫習,加強記憶。
3.真題及答案參考是法寶
每個知識點下面的歷年真題,有多少是重復內容?產品生命周期的多次重現,06年名詞解釋“學習型組織”成為08年的簡答……不用過多分析,只要看一下99年到11近十年的真題,大家就明白了。
4.資料:寧精勿濫
大多數人恐怕都有這樣一個感覺,電腦里堆積了多少無用的資料,而那些資料是怎樣從論壇復制粘貼勞動下來的,或者花多少銀子買來的,比較后真正對走完整個考研有用的有多少!所以,選擇基本精的資料就Ok了!
二、基礎階段復習預期效果及復習建議
基礎階段復習預期效果:第一輪復習不要想著要去背什么,主要是知識點的掃盲,萬學海文專業課考研輔導老師們建議2012年考研的同學們把所有章節看一遍,理解并掌握內在的邏輯體系,能夠合書復述書中的所有內容就達到復習的效果了,如果不行系統的再復習一次。市場營銷只看一遍肯定不夠的,看過兩三遍后要有個明確的邏輯思路,掌握全書的知識體系,注意抓住重點。
參考書目
1. 《管理學原理》 作者:王利平 人大出版社 第1版
2. 《管理學》 作者:周三多 高教出版社 第2版
3. 《財務管理學》 作者:荊新 王化成 劉俊彥 人大出版社第3版
4. 《市場營銷學通論》 作者:郭國慶 人大出版社 第3版
說明:四本一定是要好好看的,還沒有買參考教材的比較好買比較新版的,已經買舊版的也沒必要還去買比較新版的,因為變化比較小。王利平的管理學原理重點看第三篇,很多管理學真題原型在這一篇。輔助結合著周三多的管理學看,把兩本書的考慮問題的角度結合起來。
時間要求:每天花在專業課上的時間應不少于3個小時。由于專業課是下午考,所以可以安排2:00-5:30固定性的看專業課。
1、 管理學
管理學的考點很多時候會比較新,也會比較亂,是管理綜合中比較難把握的一門。書本中可能會找不到具體的答案,且有些東西每本書的提法也不一樣,所以要早些準備,而且看的時候要結合幾本書一起看,總結出異同,找出內在關聯性。
推薦:周三多的《管理學》
理由:這本書經典,而且國外的書案例較多看起來不累,卻闡述了管理學的精髓,讀完這本書對管理學有個基本的框架,通過其中的案例可以領悟到一些分析問題的能力。管理學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比較重要,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東西可以簡單看過去,因為人大有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商學院重點不在這里。
2、市場營銷
準確的說,市場營銷沒有什么高深的理論,跟我們接觸到的一些市場手段有聯系,出題的風格也是比較保守的,考題基本是可以在書上找到答案的。所以市場營銷記憶性的東西多。
郭國慶的《市場營銷原理》:重點看市場營銷戰略和市場營銷組合策略。
3、財務管理
由于大部分同學都學過財務管理,而且初試的財務管理很簡單,絕對比不上注會,平時學的好的可以在這里少花點時間。但若是跨專業的同學就要抓緊時間了,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調整,可以配合《學生用書》上的計算題練練,同時加深理解,因為一般會在這兒有一道計算題。
荊新、王化成的《財務管理》:重點看長期籌資決策、長期投資和流動資產這幾章,其他部分結合專業課資料里面的筆記展開。
說明:從6月下旬開始,估計許多同學都要開始準備期末考試了,所以這個階段不安排具體的計劃。7、8月份會有各公共科的強化輔導班,所以萬學海文建議這兩個月主攻公共課,尤其是數學和英語。若不上輔導班的可以多花點時間在專業課上,比較好抽空看看王利平的《管理學原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8
2011.06
??根據新形勢下社會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的要求,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辦事高效......
28
2011.06
??1.階段復習目標??了解最新考試大綱對四門課程分別規定的范圍及要求,對考試情況有初步認識;系統梳理......
28
2011.06
??經濟學歷來是考研的熱門專業,很多外專業的考生都在考研過程中放棄自己本科所學專業而投考經濟學專業......
28
2011.06
??一、化學復習規劃??我們知道,化學和數學是任選一門進行考試的,首先我來給大家講一下,化學的復習計......
28
2011.06
第一、強化對基礎知識的復習 這是我們每一年都給大家反復強調的內容。考綱要求考生要了解中外歷......
28
2011.06
21世紀被稱為生物世紀,可見生物學技術對人類的影響是巨大的。生物學技術滲透于社會生活的眾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