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2011年考研政治理論熱點:怎么看就業難

來源:育路教育網 時間:2010-12-31 09:39:25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為什么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就業,涉及千家萬戶的生計和發展,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比較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妥善解決就業問題尤為重要。我國的勞動力人口近8億,相當于所有發達國家勞動力資源的總和。特殊的人口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努力讓更多的勞動者獲得工作崗位。

    就業關乎個人生存和尊嚴。古人說:“無恒業者無恒產,無恒產者無恒志。”一個人只有從事某種職業、某項工作,付出勞動獲得經濟收入,才能獲取生活資料,維持生計、改善生活。同時,勞動者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還能夠享受勞動的喜悅,體驗為社會創造財富和價值的成就感,實現有尊嚴的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以說,就業是一個人生存、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居樂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本前提。只有人們都有工作干,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和生活保障,人心才會思安,才會增強社會歸屬感和安全感,社會才會穩定發展。充分就業也有利于減少貧困,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增進人際關系的和諧。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發展的事實也說明,失業率過高往往成為引發社會動蕩的重要原因。

    就業關乎經濟健康發展。就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社會財富的日益增加,歸根到底是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不同的就業崗位上創造出來的。如果大批勞動者處于失業狀態,不創造財富卻在消耗財富,必然削弱經濟增長的活力。同時,只有實現充分就業,使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才能刺激消費需求,使經濟發展獲得持久的動力。

    為實現更充分的就業,近年來黨和政府堅持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在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不斷加大解決就業問題的力度。特別是2008年年底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推出一系列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政策措施,使就業情況好于預期。2009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02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3%,低于4.6%的年度預期目標。在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極為不易。

    今年是經濟形勢極為復雜的一年,就業形勢相當嚴峻。后金融危機時代,國際經濟環境更加復雜多變,給就業問題不斷帶來新的挑戰和變數。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經濟運行中的新老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同時還面臨著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艱巨任務。這些問題應對不好,都會給擴大就業帶來不利影響。而且目前30%—40%的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屬于靈活就業,部分已就業的農民工崗位不穩定,收入較低,也增加了保持穩定就業的難度。

    同時,長期存在的勞動力“三碰頭”形勢和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使就業形勢更加復雜。一方面,我們長期面臨青年就業、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三碰頭”局面,這是其他國家不曾有過的;另一方面,我國勞動力總體素質偏低,大量農民工包括青年農民工,只能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而技術工人特別是技師、高級技師卻相當緊缺,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需要。這些也都增加了解決就業問題的難度。

    總之,特殊的國情、復雜的經濟形勢、突出的就業壓力,決定了我國就業問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黨和政府已明確提出,擴大就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要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我們必須下更大的決心,用更大的力氣,千方百計做好擴大就業這項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

    ● 如何促進農民工就業?

    2010年,青島市推出了惠及數萬農民工的“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全年組織培訓農民工5萬人,對培訓合格的農民工給予200—500元的補貼;培訓“金藍領”2000人,其中技師1000人,高級工1000人……不僅培訓力度比往年更大,而且適應當前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對農民工技能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突出了培訓的針對性,著力提升農民工的就業層次,受到熱烈歡迎。

    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農民工總量為22978萬人,廣泛分布在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已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缺乏技能或技能單一、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原因,他們的就業面臨著特殊困難。必須給農民工更多的關懷、支持和鼓勵,切實幫助他們解決求職就業中遇到的種種難題。

    穩定企業就業。企業是經濟活動和吸納就業的主體。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過程中,國家實施“五緩四減三補兩協商”等措施,引導企業盡量不裁員、少減員。要保持援企穩崗政策的連續性,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在崗農民工就業崗位。大力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和服務業發展,增強吸納農民工就業的能力。發揮政府投資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對穩定就業的導向作用,盡可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強化就業服務。組織實施“春風行動”等各種農民工就業服務活動,加強用工信息搜集和發布工作,推進在輸出地和輸入地之間搭建勞務對接平臺,引導農民工有序外出。進一步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建設,做好城市和縣鄉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間的信息對接,及時為農民工提供有效崗位信息。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提高就業服務水平。根據用人單位需求及時舉辦招聘會,為農民工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擇業機會。建立人力資源市場監測系統,完善統計和調查制度,提高對人力資源配置的預測和反應能力。 加強技能培訓。要根據企業用工急需和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信息,組織開展上門、對口培訓和崗前培訓,實現培訓和上崗就業無縫對接。根據農民工意愿,分級分類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中短期實用技能培訓、崗位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等各類技能培訓,切實提高農民工創業就業能力。強化企業責任,用人單位要結合崗 位需求和工作需要,組織農民工參加崗位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

    優化創業環境。要將農民工納入創業政策扶持范圍,在用地、收費、信息、工商登記、納稅服務等方面,降低創業門檻,給予農民工創業更大的支持。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等,開辟農民工創業“綠色通道”。組織開展創業培訓,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推薦、開業指導、后續支持等創業服務。做好農民工創業的金融服務工作,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產品支持力度,提供符合農民工創業特點的金融產品。農民工創業屬于政府貼息的項目要按照規定給予財政貼息,幫助其解決創業資金困難。

    加強權益保護。依法規范農民工的勞動關系,指導、幫助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及時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深入開展工傷保險全覆蓋行動,推進農民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加強職業病防治和農民工健康服務,落實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移接續辦法。

    ● 如何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

    位于四川德陽市的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今年招聘了6名清華大學畢業生。該公司人力資源處負責人說:“我在企業負責招聘工作20多年了,今年第一次出現30多名清華大學畢業生到我們企業求職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正在出現積極變化,更加理性、更加務實。如今,“基層”、“創業”、“西部”等逐漸成為大學畢業生就業熱詞。

    大學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現代化建設中一支高素質的生力軍。做好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關系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今年大學畢業生達到630余萬人,是10年前的5倍多,再創歷史新高。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的,需要就業的畢業生超過700萬人,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黨和政府在落實和完善已有政策的基礎上,又及時推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就業促進措施,實施大學畢業生就業推進行動,全方位促進畢業生就業。實施“崗位拓展計劃”,拓寬大學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的主渠道;實施“創業引領計劃”,對大學畢業生創業實施創業培訓、項目開發、小額擔保等一體化運作和服務;實施“就業服務與援助計劃”,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免費就業公共服務;舉辦大學畢業生就業服務周、就業服務月專項活動……這些政策措施越來越細、越來越實、越來越成體系,為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多種渠道和重要保障。

    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各級政府、高校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形成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強大合力。

    對各級政府來講,要把中央各項部署落到實處,采取更加積極的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政策。要將大學畢業生就業納入當地就業總體規劃,放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加強統籌安排。積極深化戶籍、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清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制度障礙。通過發展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增加就業崗位,特別是結合經濟結構調整,創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業機會。落實企業吸收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使各類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成為吸納大學畢業生的“蓄水池”。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加強對參加基層就業項目的大學畢業生的指導、管理和服務。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引導和鼓勵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開展針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服務,為大學生就業減少成本、提供方便。對高校來說,要把促進就業作為頭等大事,努力拓展畢業生就業空間。要全面落實就業的“一把手”工程,確保就業指導服務在機構、人員、經費上的“三到位”,健全就業工作體系。開設就業指導課程,開展創業教育與服務,努力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社會適應力。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和就業市場的變化,加大學科和專業調整力度,進一步整合和優化教育資源,著力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實現由人才供給導向型向就業需求導向型的轉變。

    對用人單位來說,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努力吸納大學畢業生就業。目前,很多用人單位存在著過分看重高學歷、看重工作經歷、拒絕女生求職、故意壓低待遇等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畢業生就業。用人單位應該樹立長遠眼光和正確的用人觀念,消除性別、學歷等偏見,完善用人機制,積極吸收和儲備優秀人才。

    對大學畢業生自身來說,應該增強信心,切實提高就業能力。要轉變觀念,樹立“先就業、后擇業”、 “重事業、輕地域”等正確的擇業觀,自覺把自己的知識、技能和國家、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要勇于創業,利用自己較高的知識水平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學習能力自主創業,闖出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要練好“內功”,在刻苦學習、提高知識水平的同時,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加社會經歷,積累工作經驗。要及時了解就業信息,掌握就業技能,把握好每一個就業機會。

    此外,社會各方面要共同幫助大學畢業生順利跨過就業這道“坎”。廣大學生家長要引導子女正確看待當前就業形勢,更新就業觀念,合理確定就業預期。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黨和政府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宣傳到西部、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營造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 怎樣幫扶困難人員就業?

    5月13日,由天津市殘聯等單位舉辦的“攜手助殘就業,改善殘疾人生活”殘疾人專場招聘會拉開帷幕。財務會計、工程師、廣告設計、軟件編程師、車工、鉗工……170多個用人單位提供的1500多個就業崗位,靜候殘疾人求職者的挑選。近年來,天津市每年都為殘疾人舉辦多場專場招聘會,為許多殘疾人朋友打開了就業的新天地,找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在我國龐大的就業大軍中,有一個自身條件較差、非常渴望工作崗位而又很難實現就業和創業的群體,被稱為就業困難人員。這一群體,主要包括以“4050”人員為主的大齡失業人員、殘疾人、低保對象、“零就業家庭人員”等。

    解決好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問題,幫助他們找到或重新找到工作崗位,有助于改善他們的生活,解決民生問題中的“短板”,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任務。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的扶持力度。

    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要引導各類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對于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相應期限內給予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補貼等優惠政策。推進城市環保、綠化、衛生、治安、交通、便民服務等公益性崗位開發。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要優先安置符合崗位要求的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強化就業援助和服務。要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中設立專門為就業困難人員服務的綜合服務窗口,免費提供勞動保障、政策咨詢、職業指導、技能培訓、職業介紹等公共就業服務。針對就業困難人員的特點和需求,集中開展上門服務和“一對一”精細化援助。進一步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提高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落實鼓勵就業困難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政策,鼓勵他們立足實際、各展所長,多渠道就業和創業,并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

    “我們要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廣大勞動者各盡所能、各得其所。”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作出的莊嚴承諾。我們深信,隨著各項促進就業政策和措施的深入實施,各類群體就業難的問題必將得到進一步緩解,社會就業總量和結構更加均衡、就業環境更加完善、就業保障更加健全、就業質量更加良好的就業局面也一定會逐步成型。

    知識點

    “新生代農民工”

    “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指當前活躍在勞動力市場上的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農民工群體,目前約有1億人。他們生長在農村,卻不迷戀故土,對農業生產并不熟悉;他們工作在城市,渴望融入城市社會,卻難以扎根城市。與父輩相比,他們找工作不光看工資待遇,更看重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但不少人缺乏技能,同企業崗位的要求對接不上。如何做好新生代農民工工作是一個全新的課題。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觀點聲音

    無論大學生還是農民工的就業,不僅關系他們的生計,還關系他們的尊嚴。農民工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干的活比較苦比較累,拿的錢比較低比較少,全社會理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關注和關愛。勇立經濟潮頭的沿海地區企業,要有遠見和責任感,主動回應農民工多方面的權利保障訴求,否則一味抱怨“招工難”,比較終受害的還是自己。大學畢業生就業觀念要轉變,不能愛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愛哪行。鐵飯碗的真正含義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到哪兒都有飯吃。

    網友提問

    網友:一方面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另一方面又要擴大就業,兩者是否矛盾?答:兩者并不矛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淘汰生產工藝落后、高污染、高耗能企業,一方面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另一方面也不能放棄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是要支持那些技術先進、附加值較高、就業容量大的制造業和出口加工業發展,這是擴大就業的需要,也是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保持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知識點

    “五緩四減三補兩協商”“五緩”是指對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困難企業,在一定條件下允許緩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費:“四減”是指階段性降低除養老保險外的四項社會保險費費率:“三補”是指使用失業保險基金為困難企業穩定崗位支付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以及使用就業專項資金對困難企業開展職工在崗培訓給予補貼:“兩協商”是指困難企業不得不進行經濟性裁員時,對確實無力一次性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在企業與工會或職工雙方依法平等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可簽訂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經濟補償的協議。支持困難企業職工通過集體協商,采取縮短工時、調整工資等措施,共同應對困難,穩定勞動關系。

    深度閱讀

    1.《中 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政府工作報告》,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相關鏈接

    1.《關于實施“2010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行動” 大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

    2.《關于進一步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的通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31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理論熱點:怎么看我國發展不平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31

2010.12

2011年考研《政治》最后背誦20題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31

2010.12

攻克2011年考研英語作文秘訣:圖畫+提綱作文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31

2010.12

2011年考研英語高分寫作常用諺語100句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31

2010.12

2011年考研英語作文考官閱卷規律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31

2010.12

名師解答2011年考研英語備考中常見熱點問題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湿香蕉网 | 一伊人久久香线蕉综合 | 中文乱码在线波多野结衣 | 午夜男女爽刺激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一级精品视频二区 |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