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2011年考研政治重難點預測 馬哲第四章

來源:育路教育網 時間:2010-12-21 14:36:27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第四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1、社會存在: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

    2、生產方式是勞動者和勞動資料結合的特殊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它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3、從社會意識水平的高低層次,劃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

    4、從與經濟基礎的關系角度,社會意識形式劃分為屬于社會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即意識形態),和不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即非意識形態)

    5、社會意識又有其相對獨立性6、正確而充分地發揮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有賴于社會文化建設特別是先進文化的建設7、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客觀尺度,是區分社會經濟時代的物質標志。

    8、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比較活躍的因素,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只有與勞動者的創造活動結合起來,才能獲得自身的生產力意義,才能變為現實的生產力。

    9、生產關系是社會關系中比較基本的關系,政治關系、家庭關系、宗教關系等其他社會關系,都受生產關系的支配和制約。

    10、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是比較基本的、決定性的,它是區分不同生產方式、判定社會經濟結構性質的客觀依據。

    11、在社會生產中,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系是生產的社會形式,二者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

    12、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亦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13、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14、上層建筑的反作用的性質,取決于它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歸根到底取決于它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

    15、社會形態,是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體。

    16、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這種統一性基礎上的多樣性,充分表現出人類以及各個民族解決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創造性。

    17、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18、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的產生:階級是一個歷史范疇階級的本質:階級首先是一個經濟范疇。

    19、經濟斗爭是比較根本形式,政治斗爭是比較高形式。

    20、一切階級斗爭,歸根結底都是圍繞著經濟利益這個軸心展開的。

    21、階級斗爭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22、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國家政治從反動階級手里轉移到革命階級手里,是實現社會形態變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標志。

    23、革命根源于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生產力的發展和舊的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舊的上層建筑之間出現的矛盾沖突,是社會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

    24、革命的實質,是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用新的社會制度人替舊的社會制度,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發展。

    25、改革是同一種社會形態發展過程中的量變,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會制度而在社會各個領域采取革新舉措。

    26、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客觀要求,是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徑,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和直接動力。

    27、改革是一種"制度創新",是新體制代替舊體制,改革是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是對社會主義傳統體制的根本變革,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所以,我國的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28、科學技術作用的實現要受一定客觀條件,諸如社會制度、利益關系等因素的影響,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觀條件,如人們的觀念和認識水平的影響。

    29、解決"全球問題"依賴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條件。

    (1)要用科學的自然觀和發展觀指導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樹立全球觀念和危機意識,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狹隘視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為;(2)要正確對待自然和社會的關系,增強人們合理控制各種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的能力和手段,為人類擺脫困境創造新的物質條件;(3)如果問題是由社會制度造成的,就需要變革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30、誰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還是英雄創造歷史,這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

    31、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主體。人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歷史的劇作者。

    32、馬克思:"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的這一著名論斷說明:(1)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天生所固有的抽象物,也不是從所有個體的人身上抽象出來的共同性,現實的人總是處在特定條件下的人。抽象地談論人的本性"是善是惡"的觀點、認為人的本質就在人自身、人的本質就在于自由都是唯心主義的;(2)各種社會關系都體現著人的本質,其中生產關系是比較基本的關系。

    (3)由于社會關系處在不斷變化之中,所以人的本質不是凝固的不變的,而是具體的、歷史的。

    (4)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而不是自然屬性。

    33、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

    3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的總體意愿和行動代表了歷史的發展方向,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比較終決定歷史的結局。

    35、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總是要受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比較基本的制約因素)、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又要不斷地突破這些條件的制約。

    36、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37、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8、個人可以加速歷史的發展,也可以延緩歷史的發展,其中對歷史發展起較大作用的人物稱為歷史人物,正面的歷史人物,即反映時代要求,代表進步階級或階層利益,對社會發展起顯著促進作用的代表人物,稱為杰出人物,也叫英雄人物。

    39、歷史人物,特別是杰出人物的產生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統一,是時勢造英雄,是人民群眾造就了英雄。

    40、唯物史觀主張評價歷史人物,堅持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21

2010.12

徐之明總結考研政治《馬政經》歷年真題規律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21

2010.12

2011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預測

2011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預測(1) ......

21

2010.12

2011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預測(6)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21

2010.12

2011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預測(5)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21

2010.12

2011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預測(4)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21

2010.12

2011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預測(3)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精品V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丝袜 | 亚洲妇女性爱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高清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