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黨在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是:
A.從總路線提出起,到建成社會主義
B.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C.從國民經濟恢復,到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D.從解放戰爭的勝利,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起止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而進行多方面的斗爭 ,國民經濟恢復后,我國社會生活中又出現和積累了一些新的矛盾,需要黨有明確的方針和系統的政策逐步加以解決。毛澤東指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也就是我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12.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
B.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C.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命題分析] 命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
1953年6月,毛澤東對過渡時期總路線作了比較完整的闡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4年9月,全國一屆人大一次會議將這條總路線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用法律的形式正式確定下來。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13.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兩翼是:
A.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B.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實現工業和農業的現代化 D.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和平贖買”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特征
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一化三改”、“一體兩翼”的辯證統一的總路線。“一化”即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的工業化,這是“主體”,是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三改”即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是“兩翼”,是要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解決所有制的問題,以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工業化是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和目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工業化不可缺少的條件和手段。“一化”和“三改”互相聯系互相制約體現了發展生產力與變革生產關系的有機統一,推動我國社會迅速地向社會主義飛躍。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14.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特征是:
A.特別重視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社會主義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
C.重視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D.強調三大改造同時進行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特征
過渡時期總路線一方面把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使中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富強的社會主義工業國;另一方面又要求把生產資料私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所有制,以利于生產力的發展,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總路線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各個方面的聯系和發展,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造同時并舉的精神,以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為“主體”,以解放生產力、實現三大改造為“兩翼”,形成一個辯證的統一關系,反映了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這是過渡時期總路線比較顯著的特點。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15.在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是:
A.消滅資本主義 B.恢復國家經濟 C.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D.建立國營經濟
[命題分析] 命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
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革命(改造)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農業和手工業由個體的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私營工商業由資本主義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所有制,必然使生產力大大地得到解放,為迅速發展工業和農業生產創造社會條件。國社會主義改造,緊緊圍繞著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個中心,在變革舊有的生產關系的過程中,努力保護和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16.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帶有半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組織是:
A.互助組 B.供銷合作社 C.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D.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命題分析] 命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我國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原則,引導、說服和教育農民,有步驟分階段的走上社會主義集體的道路,使農民逐漸適應生產關系的變化,逐步擺脫私有制。農業合作化的步驟,采取從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的辦法,即由建立具有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臨時互助組和常年互助組發展到組織以土地入股和統一經營為特點的具有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合作社,再發展到成立土地、牲畜、大型農具等生產資料全部歸集體所有的具有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合作社。在農業互助合作化的發展道路上,采用的是“先集體化、后機械化”的發展道路。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17.在社會主義改造中,中國共產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所采取的政策是:
A.限制 B.征用 C.贖買 D.沒收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政策。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途徑,用“和平贖買”的方式,逐步地把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由于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平贖買政策的實現,在我國基本上消滅了資本主義制度,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實現了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和列寧提出但沒有實現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政策,豐富和發展了馬列主義關于國家資本主義的學說,在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是一個創舉,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的一個歷史性勝利,也是毛澤東思想在新中國成立后得到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體現。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18.中國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在利潤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勞資兩利 B.四馬分肥 C.公私兼顧 D.定息
19.資本主義工商業全行業公私合營后資本家領取的是:
A.企業利潤的1/4 B.定息 C.全部企業利潤 D.和工人一樣的工資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過程中利潤分配上采取的政策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所經歷的幾個階段。第一階段,1953年底以前,主要是實行低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階段。對私營工業實行了加工訂貨、統購包銷,對私營商業實行了經銷代銷,在利潤分配上實行當時所說的“四馬分肥”。第二階段,主要是實行個別企業公私合營階段。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確定和糧棉統購統銷的實行。第三階段,從1955年秋到1956年,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贖買政策是:對私股實行定息的辦法,即把資本家的利潤限制在一定的息率上,統一規定年息為5%,當時國家決定付息7年,后又延長3年,共計10年;對資本家和資方代理人也按“包下來”的方針和“量才使用,適當照顧”的原則作了人事安排。因此,這兩題的正確答案都是B選項。
20.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正確方針是:
A.利用、團結、改造 B.利用、限制、改造
C.利用、限制、批評 D.利用、團結、教育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2
2010.11
2011考研政治模擬試題及詳解:毛概第四章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的選項中,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2
2010.11
2011考研政治模擬試題及詳解:毛概第四章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的選項中,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2
2010.11
41.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和策略,在統一戰線問題上,我黨取得的基本經驗有: A.......
12
2010.11
31.中國******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爭取中間勢力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A.******要有充足的力量......
12
2010.11
21.1947年,毛澤東總結了人民軍隊同敵人作戰的經驗,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其中最主要的是: A.......
12
2010.11
11.近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極不平衡,這是由于: A.中國地域廣大 B.中國實際上長期處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