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是歷史的事實和什么是非歷史的事實這個問題就毫無意義了。一件非歷史的事實將是一件沒有被思想過的事實,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誰也沒有遇見過一件不存在的事實。
--摘自克羅齊:《歷史學的理論和實踐》
請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這兩段話所表現的基本思想傾向的不同點和共同點。
(2)材料3與材料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什么思想?
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Ⅰ
1.【答案】A
【考點】本題考查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
【解析】根據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決定精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是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其他選項包括在社會存在里面,社會存在是一個抽象的哲學概括。
2.【答案】A
【考點】本題考查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鑰匙"。
【解析】勞動是人的生命存在和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勞動是人類社會中全部社會關系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勞動決定各種社會形態的本質及其發展變化。所以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勞動實踐的發展史。
3.【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社會結構的內涵。
【解析】其他選項都包含在D選項之中。
4.【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社會有機體概念。
【解析】社會有機體是囊括全部社會生活及其關系的總體性范疇,表明人類社會是以生產方式為基礎的各種社會因素、社會關系相互制約、有機聯系所構成的整體。它包含著社會形態、社會經濟形態、社會意識形態三個概念。A項:社會形態是人類歷史發展階段上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制度的總稱;B、C兩項是社會結構的內容。
【拓展】社會有機體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要注意其深刻內涵并運用其思想觀察、解釋一些相關現象。
5.【答案】B
【考點】本題考查生產方式的概念。
【解析】A項是勞動資料的內容;C項是社會形態的內容。
【拓展】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比較基本的概念。
二、選擇題Ⅱ
6.【答案】ABCD
【考點】本題考查對社會生活實踐本質的把握。
7.【答案】ABD
【考點】本題考查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的含義。
【解析】C項:社會雖然同自然界一樣本質上是客觀的物質體系,但是社會規律卻是實現于人們有意識的活動之中的。
三、分析題
8【答案要點】
(1)人類社會是由經濟、政治、文化、思想等多種要素所構成的復雜系統。〔2分〕在社會發展中起作用的,既有地理環境、人口和生產方式等物質要素,也包括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形態等精神要素和人的主體能動作用。〔3分〕但是,比較終決定社會性質和發展的力量,只能是社會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其他因素的作用都是在物質資料生產的基礎上發生的。〔3分〕
(2)唯物史觀是唯物主義的一元論,那種把決定作用和影響作用混同起來的多元論觀點是錯誤的。〔1分〕
9【答案要點】
(1)社會規律是客觀的,社會規律的客觀性表現為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3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3
2010.10
第五章 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 特別提示 ①10年來本章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辨析題、分析題的......
13
2010.10
2011考研政治備考練習題及答案解析1800題(13) 第4節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一、選擇題Ⅱ 1"由......
13
2010.10
到,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否定了真理的可檢驗性,把人們看不見、感覺不到某種莫須有的東西歸結......
13
2010.10
、C三項都正確地闡述了價值主體性的內涵,C項的正確說法排除了D項的說法: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不是自......
13
2010.10
C.頓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問題的癥結 D.在科學道路上,只有不畏勞苦堅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
13
2010.10
第3節 真理與價值 一、選擇題Ⅰ 1.所謂客觀真理,主要是指() A.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B.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