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考生誠信狀況將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教育部日前公布了《關于做好201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和《201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管理規(guī)定》,要求“下大力氣解決招生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杜絕各種不正之風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干擾”。實際上,研究生招生思想品德不合格不予錄取,并不是“新規(guī)定”,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出臺了類似的政策,那么,何以直到今日我們依舊關注這樣的“新聞點”?或許,是因為缺少可行性,才使得人們每每“舊事重提”,希望這一個方向正確的好政策比較終落到實處吧。
-擔憂
標準若不明確
考核意義有限
提倡“德才兼?zhèn)?rdquo;型的研究生很重要,然而,作為一種招生標準,甚至幾乎是可以起到“一票否決”作用的標準,應該有細則化條款,不能大而概之,否則,難有執(zhí)行力,也容易導致招生不公和權力尋租。
從新聞中來看,作弊等不誠信的行為可以作為思想品德不合格的重要依據,反對作弊、反對論文抄襲,無疑是值得貫徹的,但筆者擔心的是,由于教育部沒有將標準細則化,一些大學很可能會自由裁量,比如將有過未婚同居行為的考生“一票否決”,比如將和學校、和老師有過糾紛的考生設定為“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前幾年,有位女學生在課堂上和某著名經濟學家發(fā)生肢體沖突,這樣的學生算不算“思想品德不合格”?
再者,很多大學出臺過嚴格的規(guī)定,比如北京大學就規(guī)定“研究生入學考試中作弊的考生,三到五年內將不得再報考北大研究生”,這樣的規(guī)定就相對明確;而教育部的規(guī)定沒有談到作弊是否包括高考(論壇)作弊、大學期間作弊,換言之,對作弊的處罰時效并沒有做出明確規(guī)定,這是不妥的,學生不應該為一次抄襲而終身受罰,認為一個學生應該永不犯錯也是沒有現實可能性的。
一些成績優(yōu)秀的考生,可能會因為高中時代的一次普通考試有抄襲行為,而被認定為“思想道德考核不合格”,如果存在著權力尋租行為,那么這種不明確的判斷標準就會成為尋租的遮羞布,比如想錄取第二名考生,只需要找找第一名考生過去有沒有“污點”即可。
一言以蔽之,若標準不明確,則 考核意義有限,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不予錄取這樣的規(guī)定,必須要強調其制度邊界,杜絕制度上的漏洞。一旦“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成為一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裝的話,必然導致尋租行為泛濫。歐木華
看檔案定品德
水分多難公正
這個考研 “品德關”看上去很美,實際操作起來困難不小。
眾所周知,從思想品德的本質來看,它是屬于道德范疇的內容,它本身是難以量化且充滿變數的,其內涵和外延相當寬泛,如何界定,至今沒有公認的說法。因此,要對一個人的品德做具體、合理、公正的界定,并非一件易事。
人非圣賢,孰能無錯,特別是對于尚在讀書的青年學子們來說,更是如此。如果一旦犯錯就要取消其學習資格,是不是有些過分呢?教育本身就是教育學生學習知識,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并予以改正,這也是教育的基本涵義。品德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項內容,給考研設置“品德關”,從這個角度來說也是有待商榷的。
從目前來看,考研“品德關”的依據基本都是看檔案,其檔案的內容決定一切。問題也隨之而來,通過看檔案來審核考研“品德關”,本身就不是什么進步,也不是什么良策。目前來說,檔案里的內容并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考生的情況,水分太多。而且,這都是招生人員一句話的事,認為你行就行,你不行就不行,因此,也容易滋生諸如****、瀆職、不公正等問題。
也就是說,給考研學子設置“品德關”的規(guī)定,不論是從依據,還是到如何劃定等問題,都是有問題的。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大都對其一笑了之,這樣的規(guī)定也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相反,針對教育方面的道德問題,從部門,到個人,都是頻頻爆出丑聞。高考加分的、權貴子弟耍特權的、教授抄襲的等占據了我們的視野。因此,筆者認為,請我們的教育先過過“品德關”,看看我們的教育是否合格?是否思想品德高尚?陶功財
-建議
當務之急是規(guī)范招考
重視品德考核,嚴把“品德關”,招收“品學兼優(yōu)”、“德才兼?zhèn)?rdquo;的研究生,不僅是招生部門的旨意,也符合公眾對高學歷和高素質人才的期許。問題是,考生的思想品德是否合格怎樣界定?究竟由誰說了算?
如果由招生學校說了算,其前提是招生學校要有公信力。實踐證明,近年來,在研究生招考方面,考務工作中屢屢出現失職、瀆職、徇私舞弊等行為,特別是在命題、閱卷、復試和錄取等環(huán)節(jié)中更是問題多多。別的不說,單就命題和復試兩個環(huán)節(jié)而言,就有很大的權力尋租空間。
若是考生生源學校說了算,也有很大的缺陷。一是生源學校為了提升“考研率”,在品德鑒定方面一般是不會為難考生的;二是絕大多數學校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與考核不夠重視,缺乏科學完善的思想品德考核機制。品德考核很難通過量化用分數體現,而使用“合格”與“不合格”的二元標準來評價考生品德,則更缺乏科學性。
應該說,考生的品德是長期培養(yǎng)的結果,抽象的思想品德需要在具體的實踐活動和日常行為中得以體現,一兩次面試,抑或是問卷筆試,難以在短時間內考察出個人的思想品德。
目前來看,研究生招考比較突出的問題不是考生的思想品德問題, 當務之急是規(guī)范招考行為,有效地預防和嚴懲各種違規(guī)現象。對招考過程中失職、瀆職、徇私舞弊等行為依法進行嚴肅的責任追究,從而為廣大考生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我想,這些總比單純地考查考生的思想品德要現實而且有用得多。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5
2010.09
近日,教育部有關部門已開始部署201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工作。網上報名時間分為兩個階段:......
15
2010.09
11.doc 1e1b7503e2715ca4c1f5951af3a7d558.doc (39.00 KB) ......
15
2010.09
點擊下載 >> 考試科目: 英美文學史 適用專業(yè):英語語言文學 一、復習要求: 要求考生......
15
2010.09
點擊下載>> 考試科目: 檔案學概論 適用專業(yè):檔案學 一、復習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
15
2010.09
點擊下載>> 考試科目:圖書館學概論 適用專業(yè):圖書館學 一、復習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
15
2010.09
點擊下載>> 考試科目:物理化學(一) 適用專業(yè):物理化學 復習要求: 物理化學的主要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