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三人行教育
第一卷 初試篇
我的初試成績不怎么樣,但是學到我這個樣子,并考到相應的成績,很容易做到的。
1. 前期準備
1.1 確定目標
我花了2年多的時間弄清楚自己為什么要考,考驗了2年之后還有強烈的動機,于是我開始考了。我考慮了學校實力和地理位置,目標定在北大、北師大、華南師大等幾所前幾甲在北京或者廣東的學校。然后就是專業,考慮了一下自己的背景、實力、還有未來的前途設想,我報了基礎心理學的認知方向。即便將來錄取的專業方向并不是我的初衷,也沒有關系,我的底線就是能夠上線,學心理學就行。我想說,盡量把握主動權,但也不要小看命運的捉弄。好的開頭便是成功的一半。
我主要是在網上搜,看看學校、方向、導師的資料以及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帖子,還有就是后來和同學以及同學介紹的上屆師兄姐交流,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門路。
考研的同伴,一般比較好找同類的,比如都考心理學的,都能熬得住的。我認識了幾個同學,有很厲害的同學,不過由于天南地北,基本上我就靠自己了。但是能投緣,長期聯系,互相支持,共享信息,眾人拾柴火焰高。
比較大的益處之一就是認識了很多有理想又上進又努力的同伴,另外就是輔導班名師課程對我這個跨專業的考生來說,相當于上了一個濃縮版的大學,呵呵。我公共課報了新東方的網絡班,課程固然不錯,但是沒有同伴一起學,很難靠自律完成這么多課程。
1.2 參考書目
我當時用的專業課教材(一本為主一本為輔,至少要把主的看完)和公共課教材如下:
類別 | 書籍 | 作者 | 出版社 |
普通心理學 | 《普通心理學》(主) | 彭聃齡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
《心理學與生活》(推薦) | Zimbardo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
實驗心理學 | 《實驗心理學》1 | 朱瀅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實驗心理學》2 | 郭秀艷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多因素實驗設計的方差分析》 | 舒華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 |
發展心理學 | 《發展心理學》 | 林崇德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兒童發展心理學》 | 劉金花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
教育心理學 | 《當代教育心理學》 | 陳琦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
《教育心理學》 | 馮忠良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心理學統計 | 《行為科學統計》 | Frederick |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 張厚粲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 |
心理測量學 | 《心理與教育測量》 | 戴海琦 | 暨南大學出版社 |
《心理測量學》 | 鄭日昌 | 人民出版社 |
類別 | 書籍 | 作者 | 出版社 |
英語 | 歷年考研英語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 | 張劍 | 世界圖書出版社 |
考研英語核心詞匯說文解詞 | 張劍 | 世界圖書出版社 | |
各題型講義 | |||
政治 | 大綱解析 | ||
任汝芬序列一 | |||
任汝芬序列三 | |||
任汝芬序列四 | |||
各題型講義 |
1. 必修課
不要相信所有歷史經驗,然后開始建構你的相信。
1.1 動機課
看過但丁《神曲》的人都知道,理性能夠帶領我們渡過地獄,但是只有信仰才能引導我們進入天堂。解決了動機問題,才有所謂的方法問題。要肯定別人的經驗的同時又要否定別人的經驗,人家一天學12個小時,但是對于我可能頂多6小時, 不過沒有關系,我仍然毫不畏懼的按照我的方式學習。
1.2 專業課
專業課我要求自己必須達到比較比較基本的1點:弄懂大綱解析100%的內容。
1.3 公共課
而政治,我必須達到比較基本的1點:必須讀完任汝芬的序列一;
而英語,我必須達到比較基本的1點:必須背完單詞,但是我背了1遍,沒記全;
1.4 心情課
心情很重要,每個考過研的人都知道。所以我總是保持正性的心情,加上我是個樂觀者,心情小幅震蕩也不在意。而負性或者是大起大落則會導致可悲的后果。
1.身體是心理的基礎,我這段時間吃得好、睡得多,中午還打盹。
2.準備一些強心劑,比如無敵閨蜜(每次都能把你從黑暗深淵拯救回來),勵志名言、書籍,音樂等可以把心情掰過來甚至引燃熊熊烈火的任何人、物、事件。
1.5 運氣課
不可不說,運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你的努力越多,運氣的比例可以越小。你的人脈、信息、交流越多,你的運氣也就越多。考研不是一個人玩的游戲。
做到以上幾點,我覺得,在國內考研,初試基本能過任何學校的復試線。
實際上,考研都是很基本的東西。別希望通過做題來覆蓋所有考點,或者爭取押到原題。你不大可能做得到,因為你不是在高考,你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氣氛了,光是你自己是沒有動力、沒有自律、沒有時間來完成的。總之,學要“懂”,做要“會”。
2. 初試歷程
我在2009年考過一次,當時我還沒有辭職。我心理學只看了半本心理學與生活,政治一點沒看,英語一點沒看。成績是:心理學120,政治49,英語54。
之后我就開始一邊工作,一邊零星的看書,實際上主要還是《心理學與生活》,以及一些心理學通俗讀物,沒辭職之前,我幾乎沒有看考試教材。
09年的5月我報了,交錢的那一天我同時購買了他們推薦并出售的所有心理學教材。于是我就在一邊工作,一邊開始看考試教材了。正式的考研復習是從09年8月辭職之后開始的。心理學與生活我看過一遍了,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除了給我一個心理學的全景之外,還對維持我學習所考科目的興趣起了強心針的作用,至少我不會對某一門心理學課程感到厭煩。
我的復習基本根據各個階段班的進程進行的,因為我為了聽懂課程,必須跟著看完書,這一點確實受益不少。比如必須完成既定復習階段:基礎(8~9月)——強化(10~12月)——沖刺(12~1月)。
8月,我辭職到上基礎班之間的時間只有一周多,為了聽懂課,我把普心看了一遍,發心瀏覽了一遍,而實心、教心、統計和測量只看了小部分,沒看完,上課的時候幾乎相當于是新學而不是復習。幸好我的理工科背景讓我毫不費力的理解統計和測量,理解實驗也不需要費勁很大勁兒。普心和發心也看了所以理解起來也還行,教育對我來說就是全新的,不過因為大家都在接受教育,總的來說也不至于聽不懂。
基礎班的普心老師的聲調平了一點,使得炎炎夏日之下某些同學興奮程度不夠而瞌睡。不過我想起為了這個花了不少銀子,十分龍馬精神的聽完了,以后的很多課我都是這么龍馬精神的。感覺她的講義不錯,不過就是進度把握不夠,后面講得有些著急。
實心老師算是我的實驗啟蒙老師。他的課很直板,只要一到他的課,我就必坐在第一排,一直都從他的課得益不少。另外他的批評也激勵著我前進,然而很多同學似乎不樂意聽。
發心老師講課很有藝術性,講的生動有趣,不過也是進度把握問題,后面也是講的有點急。但是他的前期作用還是很大的,比較起碼勾起了我的興趣,看瑣屑無比的發心能堅持下來。
教心老師講課不但有藝術性,而且內容也把握的不錯,不過他主要是抓重點,細節可能注意少了點。同時他挺幽默的,前期作用也是挺大的,對很多同學都如此,也提起了我學教育心理學的興趣。
統計和測量老師講的不錯,各個階段班的統計和測量老師都講得不錯。我幾乎不用怎么看都能懂。
上完基礎班后兩個月內,我才看完一遍書,其中普心我看了兩遍。實心我可是很重視的很認真的看了一遍,發心也是看了一遍,教心和統計、測量除了后面的部分看的比較粗,基本上所有書都看完了。
10月,到了強化班了,因為自己對數學還是挺有自信,所以才不那么管統計和測量,教心因為內容很少,也不太仔細。因為看過了書,聽起課來十分明白,所以感覺這回老師的影響倒是其次了,我的注意力都在課程上了。強化班之后就要涉及到做題了,我必須把沒看的部分都看完了,然而統計非參數檢驗那部分沒看、測量的測驗應用部分沒看、教心有點粗糙。不過普心和實心、發心我倒是費了很大勁兒,基本看懂個九成。
11月,大綱和大綱解析都出來了,我就開始研究大綱解析,全面仔細的讀,把握全部的考點。并且,大部分內容我后來還復述了2遍。大綱解析我全部都看了,正好補了書上沒有看的,沒讀懂我就去看書,這樣漸漸的把書中該看的都看完了。然而這一點也帶來了隱患,因為后來我就關注大綱解析了,書終究還是沒能全部看到位,功夫沒到家。也由于我要開始做點題了,之前看書花的時間太多了,所以不得不減少看書的時間。我做題做的少,核心習題集我就是看一章書,做一套。還有是另一個復習指南和習題集,我整個考研期間,也就是做了這些習題集,再加上模擬卷幾套(也沒全做)。不過另一個這個習題集題目雖然不多但是還是十分認真的,真的就是精煉了。
公共課我報了新東方的網課,不過我沒有空全跟著網課。政治還是聽了挺多,主要是靠序列一和序列三、四,還是挺好對付的。序列一、三看完并做完上面的題目,然后就做序列四,我就沒做別的了。英語我考的不好,因為英語還是要練而不是聽課聽出來的,我就是看得少時文,寫得少作文,不過我也用了一周去練作文,所以總算保住了英語。
12月,就剩下一個月了,我上完了點睛班和模考班。這兩個班老師特別厲害,普心、發心、教心幾門課的講授,點點俱到,總結的綱要也很明了簡介,比較好用。實心老師仍然沒變,不過我這回總算是能全明白他講的課了,呵呵,表明我已經達到了他的所謂“入門”了。統計和測量也不錯,一直都不錯。
之后就是看大綱解析了,我也想在看一遍課本,可是發現無論怎么安排也沒法全部看完,只好挑著看,比如教心我一直沒有下功夫,這個時候我還是再看了一遍,普心我基本靠大綱解析了。實驗心理學還是一直不敢放松,我后來發現郭秀艷那一本也是很多知識點的,我就就看一些重點章節和一些沒有的概念比如直接和間接知覺等。發心、統計和測量也基本靠大綱了,看的不是很懂得就去看書,但是可惜直到比較后,非參數檢驗和測驗應用始終不是很熟,結果我為此付出了代價,就是比較后一道題做不出來。
這里插一段離題的話,我還有很多知識點都沒掌握到位,這影響了我的心情。越是到臨考,我的心情就越容易波動,也就是這個時候培養了一種新的愛好,重金屬音樂。我是瀏覽一個非常喜歡的音樂網站時候發現的,感覺自己心很亂的時候,就聽重金屬音樂,以亂治亂,很奏效,不過不能聽太久,耳朵受不了。
1月,比較后10天,我拿模考卷來做,一天一套,做了6套,連主觀題都做了,然后嚴格按照答案估分,每次基本都有220~240之間,結果我考完之后,通過和?碱}時候的感覺比較覺得差不多,就估到240,后來修正了下230,結果還是比230低了,不過低了5分而已,也算是估準了。政治呢沒做別的什么模擬卷,英語做了一套,當時有70分左右,可是真考研了卻差遠了?梢娊衲暧⒄Z還是有變化的。以后的考生要更加艱難了,必須真的下功夫,不可僥幸。
做題不是目的,一定要讀懂教材,英語則是讀懂詞匯。做題是為了能夠用的出來,并且是有組織的用出來,尤其是主觀題這一點更加重要,解題要有框架。我特意的訓練和總結了一下客觀題的技巧和主觀題的框架,結果似乎還挺奏效。
2010年1月9日開始考試,政治做完感覺良好,英語做完就想自殺,專業課做完就活過來了。后來估分八九不離十。
第二卷 復試篇
1. 前期準備
1.1 資料準備
搞清楚報考學校復試需要的各種表格、材料,先當自己可以進入復試,有時間就填好必要的表格,寫好個人陳述,自我簡介,還有必須的材料如成績單(需要蓋章的)。必須認真寫,我后來了解到,老師會看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優勢。
1.2 復試閱讀
本專業考生一般會被問成績,成績和功課掛鉤,所以你分高的功課會被問,如果你說不上來,老師會懷疑你的所有優秀成績,后果也許會讓你出乎意料?鐚I考生一般都會問你看過什么書。所以你得有所準備。
我是有針對性復習,比如說想報哪些導師就看那些方面的教科書、老師的論文等(北大初試時報的專業在復試的時候是可以修改的,所以根據后來要報的進行復習就行了)。北大復試沒有什么參考書,一般可以這么辦:
應用方面:我看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
基礎方面:我看羅伯特·索爾索的認知心理學;
復試筆試:初試的大綱解析、實驗設計、評閱中英文論文、評價研究等方面。
另外還可以看看人格心理學,或者拓展閱讀初試的各門功課,把所謂超綱內容看了。
我實際也就看了看認知的前面幾章、社會的第一章和人格的第一章,而且是英文教材。后來發現復試幾乎用不上。
1.3 聯系導師
有必要聯系導師,我一般發郵件。如果初試前準備得好,復試時聯系導師要順利點,不然導師很容易被別人搶光。聯系導師之前,比較好做些準備,看看關于他的資料、他的方向的書籍、論文,以便交流。
1.4 結交前輩
我通過各個背景的同學,找到一些往屆考生,考研成功者或者失利者都有。我也通過各種網絡、論壇,試圖找到前輩的網絡聯系方式。注意,找人是比較高效的。
1.5 修整形象
如果可以復試,穿的整潔一點,不需要太正式,但需要順眼。
1.6 熟知流程
以下針對北大復試。
1.6.1 聽力考試
時間:上午8:30—9:00半小時
內容:對話式1題1道,文章式1題4道,全都是選擇題,難度為6級
1.6.2 專業筆試
時間:上午09:30-11:30兩個小時
內容:無法猜測。一般都是要么初試大綱范圍左右的,或者是一些開放題,2010考的是關于一篇社會心理學方面的英文論文(1.主要內容翻譯——摘要、引言和討論;2.對研究的批評、建議和評價)
1.6.3 英語&專業面試
時間:上午8:30開始約20分鐘
內容:基礎與發展——聊天式,中文自介;應用——提問式,英文自介。自我介紹1分鐘左右。本專業的問專業問題,跨專業的問選擇心理學的歷程,對你有興趣,會被多問。排在前面,會被多問。如果你很豐富,會被多問。以上都是相對的。
1.7 錄取標準
北大的復試階段成績為百分制,復試權重50%,不及格者不予錄取?梢姵踉噧H僅算個50%,而復試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在復試扭轉乾坤。當然前提是你必須能進入復試。
2. 筆試準備
2.1 聽力的準備
做歷年六級聽力即可。
2.2 專業的準備
準備好主觀題的答題方法、評閱中英文論文的方法、評價研究的方法、實驗設計的方法,對初試的內容回顧一下。這個階段除了復習或者學習一些重要知識之外,還要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好這幾點,考什么都幾乎不怕了。
3. 面試準備
3.1 畢業論文
本專業的考生,一般都會遭遇論文話題的,比較好自己熟悉好了,到時候可不能照著念書,要自己能夠簡要的敘述。
3.2 中、英文自我介紹(1分鐘)
網上有很多模板,不過比較近流行反模板化,據說英語考試的作文明顯有模板的感覺會立馬打低分,所以自我介紹也是,如果可以,盡可能具備個人特色,并且準備好多個版本,分為語言種類、時間長短。
3.3 專業問題
回答專業問題要有組織有計劃有框架,不要太隨意,至少不要脫口而出。
3.4 其他問題
反應要迅速,能幽默的幽默,能誠懇的誠懇,能穩重不多說的要精練。準備一個算是你的亮點的話題,到時候可以拿出來聊天。
4. 復試歷程
2010年3月20日,聽力筆試和專業筆試。聽力筆試半小時,比我想象的簡單,我之前練了一周的聽力,但是仍然和六級不大一樣,所以有點不大適應。主要是因為聽力很久沒有聯系了,美國大片里邊的口語夠不著聽力的水平。
專業筆試兩小時,是一篇論文,北大一個老師的,英文版。研究主題好像是什么,在分擔責任的情況下,人們對分配公平的需求要比分享收益的情況下的要大。題目是:1.翻譯主要內容(摘要、引言和討論);2.對研究給出批評、建議和評價。
考完筆試之后,感覺還是挺好的。實際上,筆試占多大的比重,挺往屆師兄姐說好像并不大。但是認真對待,步步為營總是不錯的。
2010年3月21日,面試。面試分兩組,應用的一組,基礎的一組。應用的好像是一次面兩個考生,基礎的是一次面一個考生;A的所有老師一起面試一個一個的考生。我們的面試順序應該是按照成績排名的,我的成績并不占優勢,從排名就知道了。我排在中后。還沒到我們的時候,我們三五成群的在聊天,很巧的是后來跟我聊天的幾個考生全都上了。
一般前一號面試的考生進去了,后一號的考生就在外面等,到我的時候等都沒等就直接進去了。我還是很緊張的,雖然老師們就像前面的同學說的那樣,笑容滿面。我忘了把門關上,打算再倒回去關門,結果后來進來的紅衣女老師給關上了。進去之后為首的老師就讓我坐下,叫我不要緊張,然后讓我自我介紹。然后,老師自然就問你對心理學的那個方向感興趣,為什么。然后又問我看了什么書,我都學過什么數學和信息課程,以及是否做過數學建模等問題。我事先有準備,當然對答如流。后來有個青年眼鏡男老師又問,你對動物實驗感興趣么,我說從小喜歡養花花草草小動物,大學還選修過生物實驗,挺感興趣的。然后為首老師問:“你有女朋友么?”我說:“有了沒了,又有了又沒了。”說完全體老師當場哄堂大笑,為首老師又說:“北大有很多美女,可以認識認識。”我立馬接話:“我當然希望老師能夠給我一個機會進北大認識美女了。”于是為首老師說問完了,讓我叫下一個考生進來。我當時覺得好像什么都沒問,當然我指的是專業問題一個也沒有問。我就反問老師,您還沒有問我專業問題呢?他說問完了不用再問了,我不甘心,于是提到,我想反問老師一個問題。接著就說了我思考的一個關于認知模型的問題。然后我主動要求結束,問了一下為首老師那考生的名字,就出去叫人了。
面試完之后我和幾位剛認識的考生一起,和其他人一起在外面等著。聽老師說不要走遠。然后有一些同學之后又被叫進去再面試。我和幾個當場認識的同學吃了一頓飯之后就離開了北大。復試結束。
考完之后我并不是很焦急,一種很灑脫的樣子。但是我之后知道有認識的同學后來又接到電話問愿意去深圳不,答應就是被錄取了,我就變本加厲的焦慮了,我怕什么也得不到。不過兩天之后又平靜了。實在不必擔憂,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此處不留我自有留我處。我要讓自己休息了。所以,耐心的等,實在急得不行,就每周五問一次。
漫長等待,2010年4月9日星期五下午,終于出了擬錄取名單,總算圓滿。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0
2010.05
畢業是每個學生真正踏入社會的第一步,把腳邁向何方,是我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面對壓力,不同的人......
10
2010.05
本報訊 (記者 郭少峰 實習生 劉昶) 教育部希望通過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的綜合試點改革,改變研究生......
07
2010.05
從目前考研趨勢來看考研的難度越來越大了,其基本原因有二:第一,考研人數進一步增長,人群構成更加多......
07
2010.05
一轉眼,我的大學生活已過了大半,到了大三的冬天。像其他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一樣,我開始籌劃將來的生活......
07
2010.05
考研可以用戰爭來形容,我們學子都是兄弟連,我考研的時候有兩個非常好的朋友慧和海,可以說我們是一起......
07
2010.05
在大學畢業生中流行這樣一句話“考公務員是過著豬的日子,找工作是過著狗的日子,考研是過著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