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考研政治毛概第二章?贾R點匯總(一)

來源:來源于網絡 時間:2010-02-07 09:27:51

 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一、近代中國國情與新民主主義革命

  1.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點。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

  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國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特點和基本國情,是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極端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給中國革命和建設帶來了巨大影響,制約著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發展道路。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個任務為后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后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必然要求與根本目的。

  2.近代以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生的歷史必然性

  革命不是人為制造的,革命的發生與發展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近代中國革命是民族危機深重和社會矛盾尖銳的必然產物,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現象。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及其歷史地位。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社會歷史條件。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其意義

  近代中國革命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既相銜接又相區別的不同階段。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中國人民在20世紀前進道路上經歷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但是,由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經濟、政治上的軟弱性,辛亥革命并未完成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

  辛亥革命后中國資本主義一定程度的迅速發展以及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新文化運動的開展,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造就了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社會歷史條件。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成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適應了近代以來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近代中國社會矛盾發展和人民斗爭深入的必然結果。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1.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形成

  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的許多領導人對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領導權、前途等一系列革命的基本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論探索。在此基礎上,毛澤東進行了科學總結。在抗日戰爭時期,他通過撰寫《新民主主義論》等一系列理論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在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作進一步的提煉、概括。1948年4月,他在《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中明確提出了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總路線,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條總路線,正確地解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動力、領導權以及革命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理論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學說。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人民共和國;根本目的是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消滅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改變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系,以及改變建立在這種經濟基礎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筑,確立人民民主專政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層建筑,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標的實現,為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是檢驗新民主主義革命比較后勝利的唯一標準。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對象。近代以來,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社會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帝國主義的侵略是近代中國貧窮落后的主要根源。封建主義的統治是中國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礙,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重要因素近代中國革命是對外推翻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革命和對內推翻封建主義統治的民主革命的辨證統一。

  官僚資本主義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條件下,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出現了特殊復雜的情況,即中國的資本主義分為官僚資本主義和民族資本主義兩部分,這兩部分資本主義有其各自不同的發展狀況及特點。民族資本主義具有歷史的進步性,官僚資本主義則阻礙著中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并不是一般地反對資本主義,它反對的只是官僚資本主義。

  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中所說的“人民大眾”除了作為領導階級的無產階級之外,還包括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農民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力軍,是無產階級比較廣大的和比較可靠的同盟軍。近代中國的農民又可區分為貧農(包括雇農)、中農和富農等幾個不同的階層,這些階層對革命的態度是不同的,中國共產黨對他們應采取不同的政策。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整個過程中,在不同歷史時期,黨對富農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小資產階級屬于勞動者階級,不屬于資產階級的范疇,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之一,是革命的可靠的同盟者。

  民族資產階級有其天生的軟弱性以及由此而來的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動搖性的兩面性。民族資產階級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各個時期的政治態度是不同的,有時參加了革命,有時退出了革命陣營。對此,中國共產黨必須采取正確的政策和策略。中國共產黨在對待民族資產階級問題上出現過“左”的和右的兩種錯誤傾向。

  5.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核心問題是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中國共產黨對無產階級在中國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有個認識發展過程,曾經出現“左”和右的兩種錯誤傾向。無產階級必須與資產階級爭奪對民族民主革命的領導權。無產階級必須通過自己的先鋒隊——共產黨來實現對革命的領導權;在與資產階級聯盟時,必須堅持領導權,實行獨立自主和又聯合又斗爭的方針;此外,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還必須擁有強大的革命武裝,這就是保證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堅強支柱。

  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

  毛澤東在1948年明確指出:決定革命性質的力量,是主要的敵人和主要的革命者。建國前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革命的性質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就其性質而言,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但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又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它是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前途不再是以發展資本主義為比較終目的,而是經過新民主主義社會而達到社會主義的目標。

  7.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的區別和聯系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運動,是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在內的全部革命運動。兩個革命階段是兩個性質不同的革命過程,只有完成了前一個革命過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個革命過程。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在中國革命發展階段問題上,中國共產黨內出現過的“左”的和右的兩種錯誤傾向。只有認清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同時又認清兩個革命的聯系,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07

2010.02

考研政治毛概第一章?贾R點匯總

 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一、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1.馬克思主義是......

07

2010.02

考研政治馬哲第七章?贾R點匯總(二)

 二、人的本質和人的價值  1.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 人的本質  人的屬性分為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07

2010.02

考研政治馬哲第七章?贾R點匯總(一)

 第七章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  一、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  1.社會形態及其更替  社會形態是指同生......

07

2010.02

考研政治馬哲第七章常考知識點匯總(一)

 第七章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  一、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  1.社會形態及其更替  社會形態是指同生......

07

2010.02

考研政治馬哲第六章?贾R點匯總(二)

三、歷史的創造者  1.社會發展和人的活動的關系  社會和人是密不可分的,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

07

2010.02

考研政治馬哲第六章?贾R點匯總(一)

  第六章 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創造者  一、 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1.社會規律及其特點  社會規律......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 台湾国产1区2区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焦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