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
碩士、博士研究生要獲得學位,必須先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一定量的論文,這一硬性標準至今仍在多數高校存在。昨日,易中天博文將炮口對準這一標準,斥其為“混賬規定”,并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
記者隨后電話采訪了易中天,湖大研究生處處長肖德以及中國地大(武漢)地空學院07級博士生卞愛飛,對這一標準進行了討論。
記者:您怎么看待碩士、博士研究生要獲學位,先要發表論文的規定?
易中天:這是一項混賬規定!首先,它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其次,碩士生、博士生都是學生。學生的任務是學習。學生撰寫論文不過為學術訓練。他寫了,導師看了、改了、評點了,就夠了,發表做甚?
肖德:應用型學科可以不要求,但人文社科類專業,特別是對學術型研究生需要硬性要求。雖然要求發表論文是教育的異化,但在現實情況下,沒有更好的辦法。如果沒有硬性標準,可能會因人情關系而滋生更嚴重的學術腐敗現象。
卞愛飛:沒有必要作為硬性要求,科研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研究生3年內很難出創新成果。
記者:有人認為,要求學生寫論文發表,目的是對學生進行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的訓練,對這種觀點您怎么看?
易中天: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訓練是一定要進行的,但是不能規定這個“訓練”一定要發表。學術訓練可以通過學年論文、課程論文等形式進行,學分制度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導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對學生進行學術訓練嘛。
肖德:我建議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更多地考慮現實情況。實際情況是,很多研究生,缺少做科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任憑導師怎么催都不聽。而硬性標準是一道杠杠,可以讓學生有緊迫感。
卞愛飛:發表論文絕不是培養科研能力和熟悉科研規范的唯一方式。格式規范并不難學,不發表論文也可以做到。
記者:研究生發表論文的硬性要求與學術腐敗是否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易中天:全國學術刊物資源少,而碩士、博士研究生太多,要求每個學生都能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恐怕不現實,而且“資源”少必然導致“競爭”激烈,那么花錢買版面、學術腐敗等情況就難免了。
肖德:不否認部分研究生發表論文時存在學術不端行為。但從總體調研情況來看,其正面促進作用還是主要的,不能以偏概全。
卞愛飛: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聯系的。高校里隨便可見的學術刊物征文廣告,就是比較典型的例證,F有的高水平學術刊物畢竟數量有限,在硬性要求下,花錢到垃圾刊物上發論文也就不奇怪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30
2009.10
勁銳人物 王鵬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勁銳標記 十年,做教師,當記者,跨越四省,七......
30
2009.10
考研和考公務員是大學畢業生的兩大出路,今年考研報名和國考報名重疊在一起,這讓不少大學生猶豫起來......
30
2009.10
本報訊(記者肖笛實習生胡玥)31日,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聯考入學考試網上報名即將結束。2010年MB......
30
2009.10
本報訊實習生 李若楠 記者 劉昕璐 碩士研究生考試的報名正有序開展,今年,不少法學專業的本科生驚喜地......
30
2009.10
10月28日,市招考辦發布青島市2010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信息確認有關要求,信息確認時間為11月10日至......
30
2009.10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將于10月31日截止,考生報名踴躍。一個現象值得關注,與全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