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在華盛頓召開。主要議題包括:評估國際社會在應對當前金融危機方面取得的進展,討論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共商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舉措,探討加強國際金融領域監管規范、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等問題。
胡錦濤出席會議并發表《通力合作共度時艱》講話。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已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造成這場金融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不當的原因,也有金融監管缺失的原因。為了有效應對這場金融危機,世界各國應該增強信心、加強協調、密切合作。
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應該堅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營造有利于全球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應該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全面性,就是要總體設計,既要完善國際金融體系、貨幣體系、金融組織,又要完善國際金融規則和程序,既要反映金融監管的普遍規律和原則,又要考慮不同經濟體的發展階段和特征。均衡性,就是要統籌兼顧,平衡體現各方利益,形成各方更廣泛有效參與的決策和管理機制,尤其要體現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漸進性,就是要循序漸進,在保持國際金融市場穩定的前提下,先易后難,分階段實施,通過持續不斷努力比較終達到改革目標。實效性,就是要講求效果,所有改革舉措應該有利于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有利于增進世界各國人民福祉。
我們主張的改革舉措:(1)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完善國際監管體系,建立評級機構行為準則,加大全球資本流動監測力度,加強對各類金融機構和中介組織的監管,增強金融市場及其產品透明度。(2)推動國際金融組織改革,改革國際金融組織決策層產生機制,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盡快建立覆蓋全球特別是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早期預警系統,改善國際金融組織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及時高效的危機應對救助機制,提高國際金融組織切實履行職責能力。(3)鼓勵區域金融合作,增強流動性互助能力,加強區域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地區資金救助機制作用。(4)改善國際貨幣體系,穩步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共同支撐國際貨幣體系穩定。
盡量減少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比較不發達國家造成的損害。
(1)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保持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
(2)切實保持和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
(3)切實保持發展中國家經濟金融穩定。
2.2009年4月1日至2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二次金融峰會。(1)闡明了中方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看法。中國政府始終積極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國際合作,重申中國政府將繼續同國際社會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積極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穩定,為推動恢復世界經濟增長做出應有貢獻(2)提出了中方關于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主張。胡錦濤主席提出要落實華盛頓峰會重要共識,表示要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推動國際金融秩序不斷朝公平、公正、包容、有序方向發展,為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提供了指導性原則和可操作性的建議,受到與會各方高度重視。(3)宣介中國應對危機的舉措和取得的初步成效。胡錦濤表示,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政府采取的應對舉措思路符合實際,正努力把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比較低程度,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將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各方積極評價中國為應對金融危機采取的措施與成效。(4)表明反對保護主義、關注發展問題的鮮明立場。胡錦濤主張各國推動世貿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成果,呼吁有關國家放寬對發展中國家不合理的出口限制,盡量減少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比較不發達國家的損害,并承諾中國將進一步支持發展中國家,充分體現了中國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危機的積極態度,受到發展中國家的廣泛贊譽。(5)推動與有關國家雙邊關系發展。
胡錦濤主席在峰會期間同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舉行會晤。雙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建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并就進一步深化在廣泛領域的互利合作達成共識,開啟了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新時代。
3.9月25胡錦濤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三次金融峰會上發表題為《全力促進增長推動平衡發展》要講話。當前,我們的首要任務仍然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世界經濟健康復蘇,同時要堅定不移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在解決全球發展不平衡進程中實現世界經濟全面持續平衡發展。
(1)堅定不移刺激經濟增長。要堅決反對和抵制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維護公正自由開放的全球貿易和投資體系,繼續承諾不對商品、投資、服務設置新的限制措施,在鎖定現有成果的基礎上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取得成功。
(2)堅定不移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3)堅定不移推動世界經濟平衡發展。當前,國際社會十分關注全球經濟失衡問題。失衡既表現為部分國家儲蓄消費失衡、貿易收支失衡,更表現為世界財富分配失衡、資源擁有和消耗失衡、國際貨幣體系失衡。導致失衡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既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產業分工轉移、國際資本流動的因素,也同現行國際經濟體系、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各國消費文化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從根本上看,失衡根源是南北發展嚴重不平衡。只有廣大發展中國家有效實現發展,世界經濟復蘇步伐才會堅實,世界經濟增長才能持久。我們應該完善促進平衡發展的國際機制,支持聯合國在解決發展問題方面更好發揮指導和協調作用,推動世界銀行增加發展資源、增強減貧和發展職能,敦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立快速有效的金融救援機制,優先向比較不發達國家提供融資支持。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3
2009.10
1.抗日戰爭的勝利 對于法西斯國家的野蠻侵略,世界人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
23
2009.10
1.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城鎮新......
23
2009.10
復習提示:本章次重點章,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23
2009.10
考研翻譯的確具有一定的難度,它是一種要求較高的綜合性的題型。它不但涉及英語語言、文化和社會的......
23
2009.10
一、考研作文A節 (1)命題形式 考研英語作文部分由A、B兩節組成,考查考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總......
23
2009.10
很多同學都知道,大作文對于我們來說,似乎有一個非常神奇的數字“三”。我們知道“道生一,一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