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單項選擇題 5.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是考察經濟生活運行的重要指標,假設某國去年的商品價格總額為24萬億元,流通需要量為3億元,若今年該國商品價格總額增長10%,其他條件不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 ) A.4.2億元 B.3.5億元 C.3.3億元 D.2.4億元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貨幣流通規律。貨幣流通規律,就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的規律。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待流通的商品數量;二是商品的價格水平;三是貨幣流通速度,用公式可以表示為: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 根據此公式就可以計算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首先,根據已知的條件:商品價格總額(24萬億元)和流通需要的貨幣量(3億元),可以得知貨幣的流通速度是:24萬億元/3億元=8萬次。今年的商品價格總額增長了10%,則總額為:24×(1+10%)=26.4萬億元。據此,就可以求出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即26.4萬億元/8萬次=3.3億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故排除其他選項。 6.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政府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預和調節的實質是( ) A.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B.維持資本主義經濟穩定增長 C.消除或防止經濟危機的爆發 D.提高資本主義社會的整體福利水平 【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資本主義發展經歷了自由競爭和壟斷兩個階段。壟斷又可以分為私人壟斷和國家壟斷。從根本上說,這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和深化的結果。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新發展,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屬性。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是壟斷資本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來維護其壟斷統治并保證獲取穩定的高額壟斷利潤。因此,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政府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預和調節,從客觀上講,確實維持了資本主義經濟穩定增長和提高資本主義社會的整體福利水平,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其本質仍然是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所以,選項A正確,故排除選項 B、D。政府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預和調節,在客觀上能夠延長經濟危機的爆發周期以及減輕經濟危機帶來的危害,但是它不可能消除經濟危機。因為經濟危機是由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決定的,只要資本主義存在,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故選項C錯誤。 7. 某鋼鐵廠因鐵礦石價格上漲,增加了該廠的預付資本數量,這使得該廠的資本構成發生了變化,所變化的資本構成是( ) A.資本技術構成 B.資本價值構成 C.資本物質構成 D.資本有機構成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資本有機構成。從物質形式上看,資本由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構成,兩者的比例由生產的技術水平決定。這種由生產技術水平決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量的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從價值形式上看,資本由一定數量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且反映資本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的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 從以上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資本的價值構成都是資本的有機構成。只有在資本的價值構成是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并且又反映資本技術構成變化的情況下,資本的價值構成才是資本的有機構成。鐵礦石價格的上漲,增加了不變資本的開支,加大了生產資料的比重,改變了資本的價值構成。但是這種資本價值構成的變化并不是由技術水平變化引起的,也就不會影響到資本的技術構成,所以它只是資本的價值構成發生變化。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排除選項D。資本的技術構成是實物數量之間的比例,所以排除A。選項C是干擾項,并沒有這種說法,故排除。
3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 材料一 上漲,2006年突破11%,并于2007達到11.9%。然而經濟偏快增長也帶來一系列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經濟增長有可能由偏快轉為過熱。2007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宏觀調控任務是:“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 2008年隨著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不斷加深,國內許多外向型出口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出口持續出現下滑勢頭。上半年經濟增長開始放緩,GDP同比增長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上漲7.9%,這表明“防過熱”已見效,但物價漲幅較高 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7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下半年經濟工作的任務: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放在突出的位置,即“一保一控”。財政部等部門宣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稅率,央行8月初調整了商業銀行信貸規模,9月16日起又下調了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和中小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以及流動資金短缺等問題。 2008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同比回落了2.3個百分點,經濟增長五年多首次低于10%,隨著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影響日益顯現,國內經濟的下行風險逐步加大,中國已經從持續升溫轉入降溫狀態。11月9日國務院宣布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特別是拉動內需十項新舉措的公布。釋放出“保增長”的強烈信號,四萬億的投資將對經濟產生比較直接的拉動。十二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指出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要著力在保增長上下功夫,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保增長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作為保增長的強大動力,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資料來源:財政部網站、新浪財經等 問題: (1)CPI走勢和變化反映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什么問題?結合材料分析導致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4分) (2)結合材料分許我國政府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施宏觀調控。(6分) 答案: (1)5月份CPI較4月份漲幅明顯回落,5月份食品價格上漲19.9%,較上月回落2.2個百分點。本輪CPI同比漲幅的高點在2月份出現,未來應該進入逐步回落的過程。具體到6月份CPI漲幅,綜合權衡CPI上漲和下跌因素,我們判斷6月CPI環比上漲0.2個百分點,但考慮到6月份翹尾因素下跌0.4個百分點,6月份CPI同比漲幅大概為7.5%。 食品價格環比下降以及翹尾因素的回落是CPI回落的主要原因。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明顯回落一方面和去年5月的高基數有關。另一方面,從環比數據看,食品價格下降1.3個百分點,這主要來自于豬肉價格的穩步下降以及蔬菜等干鮮食品季節性下跌。 一是擴大政府公共投資,大力促進消費需求。二是推進稅費改革,實行結構性減稅,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三是增加財政補助規模,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四是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有利于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②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國家運用貨幣政策調節經濟,其中心是調節貨幣供應量。當前我國英才采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促進經濟增長;降低中央銀行再貼現率(指商業銀行用票據向中央銀行辦理貼現的貼現率);降低商業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而影響貨幣供應的擴張;推行中央銀行買進債券放出貨幣,從而增加貨幣供應量,刺激總需求。同時,我們還要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降低房貸門檻,為國家大量的投資項目提供貸款。 答案思路: (1)通過分析CPI走勢和變化,可以得出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兩個方面問題。一方面是經濟發展過快,面臨著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另一方面是經濟發展放緩,經濟發展面臨的壓力較大。 原因要從兩個大的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國內因素;另一方面是國外因素。 (2)首先,要指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兩種宏觀經濟調控政策,而且是比較重要、比較常用的兩種政策;其次,指出什么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及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比較后,聯系材料指出我國政府面臨著兩種問題,所運用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1
2009.06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
01
2009.06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
01
2009.06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
01
2009.06
隨著2009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落下帷幕,一年一度的考驗熱潮終于暫時告一段落,為回饋文都的廣大......
01
2009.06
1. He repeatedly repeats, "Eat meat." 他再三重復說:"吃肉." 2. Having canceled X-ray s......
01
2009.06
1. However, Lever never fevers; nevertheless, he is clever forever. 無論如何,杠桿從未發燒......